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首页 | 重点 | 时政 | 调查 | 深度 | 焦点 | 直击 | 寰宇 | 天下 | 拍案 | 民生 | 维权 | 专题 | 环球 | 经济 | 本站论坛 | 组织机构
舆情 | 观察 | 前沿 | 广角 | 时评 | 人物 | 事件 | 彩宇 | 时尚 | 书虫 | 生活 | 人生 | 文华 | 旧闻 | 方志 | 记 者 秀 | 驻省记者
耄耋之年为何暴力连连
印嘉珍
发布日期:2006-4-3   查看次数:183 【字号 】【打印】【关闭

——透视老年人恶性犯罪成因 
 

  人们常用“最美不过夕阳红”这句歌词来形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大多数老年人在操劳一生后,都能完满地度过人生的收官阶段,颐养天年。但偏偏有不少老人把握不住自己生命中最后的航向,实施了许多让人不可思议的暴力性犯罪。这些老年人在人生的暮年堕落成社会的罪人,不仅危害了社会,也给家庭、子女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痛。

  老年人犯罪,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生理心理特征变化有着极大的关系,人到老年,自控能力降低,有时会像儿童一样任性,但却极其敏感、偏执,尤其是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容易被一些小事激怒,进而出现攻击性的语言甚至暴力行为。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政法部门,了解到几起触目惊心的案例。
 
  

妻子骂丈夫坏人竟招来杀身之祸

  缺乏宽容,偏执,易为一些小事而冲动,这是一些老年人的通病。

  现年 84 岁的王某,与妻子潘某走过了 60 余年的婚姻之旅,膝下儿孙满堂,小辈敬老爱老,老夫妻两人也都有退休工资,按理说,晚年的生活应该过得滋润舒心。但王某性格暴烈、偏执,尤其是当他听说妻子曾经有过外遇时,经常找茬与妻子吵闹不休,到了晚年表现得更甚。

  据王某在公安机关的交代, 1942 年至 1944 年,他刚 20 出头就从家乡江苏灌南出来,参加了新四军, 1946 年离开部队后,又到了上海某纺织厂工作,直至退休。王某行将退休前,曾到江苏家乡找了多名当年的战友,这些战友为他写下了“王某曾参加过新四军”的经历证明。王某拿着这些证明,像宝贝似的封存在一个信封里,以便在退休时作为享受离休干部待遇的证明。

  王某与妻子性格不合,时常吵架。一次,两人吵架时,妻子骂王某“手脚不干净”,气得王某抄起一把菜刀剁下了自己的小手指。王某的暴力倾向使得妻子更加反感:“你还想享受离休干部待遇啊,简直是个活土匪!”这次吵架后,那个被王某当作宝贝似的信封神秘失踪了。等到王某再次返乡找老战友开证明时,早已物是人非。 1982 年,王某只能按照工人待遇办理退休,而妻子却有点幸灾乐祸。于是,王某断定是妻子做的手脚,对妻子的怨恨也日益加深,两人吵架时,妻子更是“坏人、土匪”挂在嘴上,而王某则以拳头回击。

  儿女们也为父母的生活现状费尽了心思,但限于居住条件,一时也无法将父母分开居住。 2000 年,王某的大女儿在海伦路上买了新居,就将 78 岁高龄的父亲接了过去,母亲则随大儿子住到了淞南新村,一对冤家夫妻,终于因为分居而相安无事了。

  2005 年 11 月 15 日 ,王某的妻子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为了方便母亲到第一人民医院看病,大女儿将母亲接到了家里。此时,两个老人一个是 83 岁,一个是 78 岁,儿女们自忖道,父母吵了一辈子,如今都这把年纪了,再也吵不动了,也就忽视了对两位老人的“看管”。但这对冤家夫妻再次相聚时,仇恨并没有随着年岁的增加而消逝,反而愈演愈烈。

  11 月 28 日 上午 8 点 30 分左右,大女儿一家都上班或买菜去了,家中只剩下老夫妻俩。此时,王某拿出前一天晚上小女儿送来的一件新衣服比划着。看着老头子一副得意的样子,坐在沙发上的妻子潘某似乎有点吃醋,便带有挑衅地说道,这件衣服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不过穿在坏人身上还是蛮配的。王某一听妻子又在骂“坏人”了,顿时气得浑身发抖,颤颤巍巍地扑上去要掐妻子的喉咙。妻子也不甘示弱:“难道还想杀人啊!”这句话彻底激怒了王某:“我还真想杀了你!”王某一面嘀咕着一面跌跌撞撞跑到厨房,拿了一把木柄尖刀冲进了客厅,对着妻子的脸部猛刺过去,一刀、两刀……妻子本能地用手抵挡,双手也被刺中了数刀。顿时,鲜血溅满了沙发和王某的双手,王某见妻子已毫无抵抗能力,又发了疯似的朝妻子的腹部猛刺了一刀,就是这致命的一刀刺破了潘某的腹部主动脉,导致主动脉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王某一看妻子已无声息,又跌跌撞撞跑到了当地派出所:“我杀人了!”接待民警看他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又讲不清楚具体的住址,还以为他在说胡话,但当王某伸出沾满鲜血的双手时,民警感到了事态的严重。

  8 点 55 分,大女儿买菜回来,打开房门一股血腥味扑鼻而来,再一看母亲浑身鲜血靠在沙发上,已没有了气息。

  一对结婚已 60 多年的夫妻,在一场血腥的搏杀中了结了他们的恩恩怨怨。王某不仅在自己的垂暮之年沦为了罪犯,也给子女们留下了无尽的痛苦和心灵阴影。

37 年猜疑酿成惊天惨案

  妒忌、猜疑,是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特征,缺乏善良、“同归于尽”则是老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

  2005 年 5 月 24 日 下午,一个身上沾满鲜血的老头撞进了上海青浦区某派出所,他进门就高声叫道“我杀了老婆儿媳了”。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而这老头为何要断送儿子的幸福家庭?

  1946 年 12 月 30 日 ,一名男婴刚一呱呱坠地便遭遗弃,后被一对膝下无子的许姓夫妇收养,取名为许招弟。两年后,许姓夫妇生下了自己的女儿许来娣。

  招弟和来娣兄妹俩感情笃深。 1967 年,许氏夫妇将 19 岁的女儿嫁给了 21 岁的养子。兄妹联姻并没有激起新婚的激情,也许是过于熟悉早就没有了新鲜感,不久,就传出许来娣的绯闻。为了顾全面子,许招弟只能忍气吞声。两年后,他们的儿子出生了,儿子的降临并没有给丈夫带来多大的喜悦,因为他怀疑儿子是妻子与他人苟合的野种。这块心病一直折磨着许招弟,直到小儿子出世,夫妻俩的矛盾才有所缓解,但许招弟的厚此薄彼也日益明显,他与大儿子怎么也亲近不起来。

  两个儿子相继成年后,许招弟节衣缩食为他们各造了楼房,娶进了媳妇,又添了孙儿,一家三代其乐融融,许招弟也一时忘却了曾经的烦恼。但不久又传来了许来娣的绯闻——她与同村小杂货店的老板王喜好上了,更让许招弟不能容忍的是, 55 岁的妻子居然提出了离婚。从此,许招弟与妻子天天吵架,而每当此时,大儿子夫妇始终帮着母亲,小儿子夫妇则向着父亲,为此,“大儿子肯定不是我亲生”的念头在许招弟的心里又重新萌生。

  2003 年,这对兄妹夫妻终于分道扬镳。离婚后,许来娣马上与杂货店老板王喜同居在了一起,许招弟则搬到了小儿子家。翌年,许来娣与王喜登记结婚。

  离婚后的许招弟比以往更加郁闷,他认为自己是入赘许家,一辈子辛辛苦苦为许家生儿育女,延续香火,当自己完成使命后,却被许来娣一脚踹掉,尤其是每天进出,小杂货店是必经之路,许来娣与王喜的亲热样就像一根无形的鞭子在鞭挞他的心灵。由于两个儿子的楼房相互毗邻,而许来娣还时不时地回大儿子家帮着干点农活,每次照面时,许招弟就认为许来娣是在故意刺激他、嘲讽他。

  郁闷、愤恨时时占据着许招弟的心灵, 2005 年 2 月,他被查出患了晚期癌症,住院开刀期间,只有小儿子一家在病床前尽孝。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许招弟回顾自己的一生却只有悲哀与仇恨,自己行将死亡,却连亲生父母都没见过,辛苦了一辈子都是在为许家作嫁衣……一股强烈的报复欲望在他心底滋生——我的日子不多了,你许来娣也别想活得滋润!

  2005 年 5 月 24 日 下午 4 点多,许招弟尾随许来娣到了大儿子家,他用事先准备好的白铁管对准许来娣的头部,一下、两下、三下……失去理智的他自己也记不清敲了几下,直至许来娣七窍流血命归西天。浑身沾满鲜血的许招弟杀红了眼,想起平时大儿子夫妇对自己的种种不是,“大儿子不是我亲生”的念头又一次猛烈撞击着他的心头,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来个斩尽杀绝。此时,大儿媳骑着助动车回家,车还没停稳,许招弟抡起铁管对准大儿媳就是一番猛击,顿时,鲜血染红了这个农家大院。

  许招弟归案后,心病仍在时时折磨着他,在如实交代了作案的动机、目的和经过后,他向警方提出了一个要求,为他与大儿子作亲子鉴定。他想在临死前揭晓这个折磨了他 37 年的谜底。

  2005 年 6 月 6 日 ,一份 DNA 的亲子鉴定结论放在了许招弟的面前——大儿子是他亲生的!面对这份鉴定,他禁不住放声大哭了起来。 37 年谜团的揭晓竟用两条人命来换取,亲生儿子、孙子的幸福家庭居然断送在自己手里,带着无尽的遗憾,许招弟获取了死刑。

退休后的失落感把他引向黄泉路

  老年人经历过人生五味,应该看透了世态炎凉而淡泊人生,而有些老年人却心胸狭隘,尤其是一些曾担任过领导职位的老年人,退休后还往往沉湎于昔日的“辉煌”与“显赫”,对退休后的“门庭冷落”难以适应。

  71 岁的江某,原是大连某外贸公司办公室主任,其他部门需要用车都得经过他的批条盖章,一时间,他的部属乃至其他部门的同事都有事没事地围着他转,而他却自恃权力在握,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同事们为了工作需要,不得不巴结讨好他,敢怒而不敢言。

  江某退休后,单位要他支付一笔单位曾经为他安装电话的初装费,退休后的电话费也将由他自己买单。这一决定不啻对他是个“重大”的打击,他郁闷到了极点,但还有事没事地经常到原单位走走,想寻找一下当年“围着他转”的感觉。由于他平时的为人,同事们见着他都有意回避冷落。久而久之,他的心理落差越来越大,心胸也越来越狭隘。

  2001 年 7 月,江某去单位领补发工资,因财务还没点好钱,他便来到了原部门办公室,同事们见他来了,除了倒茶让座外,都忙于自己的工作,没人搭理他。“人走茶凉”,江某想起了这句古话,心里一阵阵的悲哀,继而又愤怒得满脸通红,他如坐针毡,“嗖”的一声,蹿出了办公室,怒气冲冲地来到财务科。刚巧,他领了工资后发现少了 10 元的副食补贴,财务说工资单是劳资科做的,而劳资科说“今日太忙改日再查”。已窝了一肚子火的江某在劳资科大发雷霆,继而又发生了争吵,情绪激动到极点的江某趁人不备,从衣兜里掏出一把水果刀,刺中了对方的心脏,致使这位员工当场死亡。而江某也被判处了死刑。

  类似于江某那样,因退休后的失落感作祟导致犯罪的还为数不少。

  福建龙岩的高某,退休前曾是单位里的业务骨干,整天在外跑业务,身子骨硬朗得赛过小青年。高某 67 岁那年因病住院,一天倒水时因手发抖而摔破了茶杯,引起同室病友的讥笑。高某一气之下,将二位病友打成重伤。被人封为“棋坛高手”的杨某,退休后常与人对弈,一次为了一着臭棋而输给了对手,引起旁观者的耻笑。杨某竟将旁观者的左眼打瞎。

给老年人的生活多增添一抹色彩

  犯罪是社会的综合病症,与任何一种生理病症一样,预防比打击更重要。以往的犯罪学研究和司法实践都轻视了对老年人犯罪的预防。据社会学家预测,本世纪,我国将有二亿多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进入了名副其实的老龄化社会。重视老人,关爱老人,不仅是每个家庭、子女的职责,更是整个社会的重大课题。

  记者在上海市第二检察分院采访时,承办王某杀妻一案的检察官对记者说,预防老年人犯罪的最好措施是社会预防与家庭预防相结合,我们整个社会要大力提倡敬老尊老的风尚,社会保障体制不仅要保证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生活社区还应重视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积极安排老年人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让有益的活动填补他们退休后所容易产生的失落感和空虚,避免“无事生非”。

  另外,家庭是预防老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子女们不能因为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对老人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要尊重老人的人格,不能因为老人耳背而懒得与老人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老人们的物质生活已基本得到满足, “常回家看看,听妈妈的唠叨,吃爸做的饭菜”,才是老人们最大的愿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一生饱尝了苦辣酸甜,为子女的幸福,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绚丽的一生。我们的社会也应善待老年人,为他们安度晚年营造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氛围。 
 

 
 
 



[1]
《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04-03 B03版 人生)
【我来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  名:
内  容: 字数0
评论字数不得超过500字
 
评论须知:
1.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不得发布、传播危害国家安全、泄漏国家机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论和信息;
3.不得发布、传播具有损害国家荣誉、利益的文字、信息及链接,不得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和宣扬迷信;
4.不得发布、传播有损社会公共道德和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言论和信息;
5.不得发布、传播具有侵犯他人版权或著作权的言论和信息;
6.严禁使用任何肆意侮辱或毁谤他人人格的语言,禁绝一切恶意漫骂和人身攻击的言论;
7.严禁发布、传播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言论和信息;
8.不得使用或通过《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从事非法商业行为及活动(如发布广告);
9.《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删除违反以上条例的评论;
10.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的立场。
文章推荐
·1923:孙美瑶临城..
·书生剑气张扬检察官人..
·远离基督教的中国“圣..
·乐团老板与打工女歌手..
·明基400员工遭遇“..
·中宏基欲向国资委追索..
·精神病司法鉴定之惑
·信访学校:架起官民和..
·新中国故宫盗宝第一案
·涉案剧穿上古装“马甲..
·“豪门千金”鲸吞亲友..
·茂名中院这起执行乱局..
热门文章
·少女杀人分尸案震惊杭..
·“性交易”使张钰身价..
·金融巨蠹刘金宝
·摸女人胸部被罚3.2..
·中原油田“嫖宿门”风..
·罪悬司法会计审计鉴定..
·腐败交通厅长的多重脸..
·中纪委官员亲赴深圳 ..
·妓女冒充警察抢劫巧遇..
·美国发现世界最高的树
·一起特殊的劫持人质案
·三级警督沦为入室抢劫..
近期报刊
· 2007-01-08 第02期
· 2007-01-01 第01期
· 2006-12-25 第51期
· 2006-12-18 第50期
· 2006-12-11 第49期
· 2006-12-04 第48期
· 2006-11-27 第47期
· 2006-11-20 第46期
· 2006-11-13 第45期
· 2006-11-06 第44期
· 2006-10-30 第43期
· 2006-10-23 第42期
关于报社 | 欢迎投稿 | 新闻热线 | 广告业务 | 发行工作 | 组织机构 | 驻省记者 | 报社邮箱 | 法律条文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6 © mzyfz-news.com.cn  民主与法制时报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7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