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首页 | 重点 | 时政 | 调查 | 深度 | 焦点 | 直击 | 寰宇 | 天下 | 拍案 | 民生 | 维权 | 专题 | 环球 | 经济 | 本站论坛 | 组织机构
舆情 | 观察 | 前沿 | 广角 | 时评 | 人物 | 事件 | 彩宇 | 时尚 | 书虫 | 生活 | 人生 | 文华 | 旧闻 | 方志 | 欢迎投稿 | 驻省记者
1923:孙美瑶临城劫车案
□特约撰稿 张 宏 张晨怡
发布日期:2006-12-25   查看次数:1844 【字号 】【打印】【关闭

千余劫匪劫持中外旅客,此案轰动世界

 

    临城,位于现在的山东省枣庄市内。抱犊崮,也在今天枣庄市境内,居沂蒙山区七十二名崮之首,山崮突兀,像一位峨冠端坐的君子,所以又称“君山”。

    然而,1923年,一场惊天动地的火车大劫案,却把临城和抱犊崮联系起来,并且让这两个一直默默无闻的地方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在军阀混战时期的中国,它引发的国际纠纷,使危机四伏的北洋政府雪上加霜,更向当时任职直、鲁、豫巡阅使和副使的直系军阀曹锟和吴佩孚的权力直接发出了挑战。

火车大劫案

    1923年5月6日凌晨,一辆从上海开往北京方向的特别快车自江苏悄然驶进山东境内。

    6日凌晨3点左右,列车经过沙沟车站,继续朝临城车站前行,此刻的窗外一片荒野,只有列车在寂静的夜间急速地飞奔。突然,列车发出从未有过的奇怪的声音,同时震动起来。紧接着,车头及煤车出轨,列车停止。人们从睡梦中醒了过来,车内一片骚乱。原来,司机在车灯的照射下,忽然发现前面的铁轨上黑影幢幢,汽笛的尖啸声赶不走他们,危急之下只好来了个紧急刹车。由于行驶速度过快,车子一时停不下来,走到长约数十丈被拆去了接轨部件的铁轨上,前面机车、邮车、三等客车一齐出轨倾覆。

    接着就是一阵枪声,由远而近,中间夹杂着阵阵叫喊声。

    “土匪?”有人惊恐地喊道。

    随着声音,密密麻麻的劫匪仿佛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列车的四面八方,他们一边开枪,一边疯狂地叫喊着,瞬间就蜂拥而来,根本无法阻挡。

    乘客们乱作一团。大多数人将希望寄托在配备着手枪的车警身上,而且车上还有一连随车护路警队,配备了两架先进的机关枪。可是,警察们一见外面数不清的劫匪冲了过来,马上就手忙脚乱,很快就被劫匪制服。

    劫匪们迅速翻窗而入,一边放枪恐吓,一边任意抢掠,很快将乘客随身物品搜掠一空。接着,劫匪持枪威逼乘客下车。

    一个英国人拒绝下车,并抓起茶壶向劫匪砸去,结果被当场击毙。

    乘客们被赶下车后,在一部分劫匪的端枪看押之下,无论男女,一律被迫站在路边,听候发落。另一部分则继续在车上搜寻和洗劫。等洗劫完毕,劫匪们仍不罢休,驱赶着惊恐万状的乘客向抱犊崮的方向前进。

    根据目击者后来回忆,劫持事发之时,劫匪约有千人之多,而被劫走的中外旅客人数则说法不一。有人说是二三百人,有人说是七八十人。其中,外国旅客以美国人居多,包括洛克菲勒(即美国“石油大王”老洛克菲勒的儿子)的妻妹露希·+奥尔德里奇、美国陆军军官艾伦少校、平格少校以及《密勒氏评论报》的记者鲍威尔等。

    消息传出,当地官军急忙前往追赶。上午10点左右,追赶的官兵与劫持人质的劫匪相遇,一场枪战之后,救回外国人质6名、中国人质9名。迫不得已,劫匪将人质推出来当盾牌掩护,结果,一个美国人质中弹身亡。官军看到有外籍人质,不敢贸然行动,遂撤回待命。

    人质被押到抱犊崮后,起先被分别关押在抱犊崮的断垣中。后来,为了防止官兵闯上山劫走外国人质,匪徒们开始将外国人质移往抱犊崮山顶的洞穴内。他们在山顶周围掘有壕沟,中间构筑了地洞用来收容俘虏,还有三个蓄水池和不计其数的大小水缸,用以蓄积雨水。

    不几日,劫匪们将四个外国女人质陆续释放,叫她们带口信给政府军,转达三个条件:一是迅速将围山的官兵撤出十里以外;二是收编匪军为一旅,以劫匪首领孙美瑶为旅长;三是补《新闻报》、《大民主报》等无不以显著位置,争先报道此事。消息同时传到国外,一时间,议论纷纷,中外震惊。

劫匪头子孙美瑶充军火

    “临城劫车案”的消息从此迅速传开。当时的一些大报纸诸如《京报》、《益世报》、《晨报》、

    由于“临城劫车案”事关重大,各国驻华公使也很快得到消息。随后两日,英、美、法、意、比等五国驻华公使先后向北京政府提出抗议,特别是美国方面,反应最为强烈。首先是美国驻华公使舒尔曼博士接到有关绑架案的报告后,当即照会北京政府,说明这一事件的重要性,要求北京政府采取各种可能的步骤,确保人质的安全,并争取早日获释。

    面对外国政府和国内舆论的双重压力,北京政府不得不竭尽全力来处理此事。山东督军田中玉遵照曹锟和吴佩孚的指示,亲往山东枣庄,与直隶当局派遣部队将抱犊崮的土匪严密包围。官方部队越来越多,然而不敢轻举妄动。田中玉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剿匪,而是与劫匪头子孙美瑶谈判,尽快安全地解救出中外人质。

    那么,这个劫匪头子孙美瑶到底是什么人呢?

    据当时有关资料记载,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军阀肆虐,穷兵黩武,山东人民苦难深重,无以为生,于是纷纷“落草为寇”。鲁南抱犊崮山区由于地势险要,更是成为劫匪势力最为猖獗的地方,其中,又以滕县人孙美珠、孙美瑶二兄弟为首的劫匪势力最大。

    孙氏兄弟一家本是山东滕县山亭区傅庄乡一带的有名富户。当时全国各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因此土匪活动猖獗,山东也不例外。孙家既然是当地有名的富户,自然受到土匪的格外青睐,经常被敲诈勒索,名曰“借粮”。孙家每一次也只好破财消灾。可是在官府方面,却认为借粮与匪,就是和土匪勾结,因此是一项大罪,必须严办。所以,孙家多年来不得不忍气吞声地承受土匪和官兵的双重欺压,心中十分不甘。

    有一次,孙美瑶的大哥孙美珠大发牢骚,认为与其这样,还不如干脆自己拉上一班人马,上山造反。这本来不过是一时的气愤之言,不料年轻胆大的孙美瑶听了,便立刻行动起来。他首先把自己的家宅放一把火,烧得一干二净,全家人一看已经自断后路,只得硬着头皮,上了抱犊崮。

    孙氏兄弟上山做了土匪以后,抱犊崮地区原有的几股土匪,很快就跟他们合流了,公推孙美珠为首领,对外号称4000余众。1920年清明节,孙美珠召集各路盟首议事,宣布成立“山东建国自治军五路联军”。北洋军阀不愿意看到土匪势力如此壮大,于是派出部队予以围剿。1922年7月,孙美珠在峄县附近西集地方的一次遭遇战中,被当时山东的第六混成旅旅长兼兖州镇守使何锋钰的部队擒获,立即枪决,还把他的脑袋砍下来,挂在津浦铁路的临城车站上,号令示众。孙美珠死后,其弟孙美瑶接替其职,改名“山东建国自治军”,继续活动。

    但是,也有人认为,孙美瑶名义上是土匪头子,却不能令出必行;倒是他的叔父孙桂枝,才是幕后的真正当家人。

    孙桂枝当时大约50岁,其貌不扬,衣衫也很破旧,但是他年轻的时候是个读书人,据说曾经办过私塾,因此思虑周密,老谋深算。也有人说孙桂枝还曾闯过江湖,入过帮会,与黑白两道中人都有交往,所以是个内外场都很了得的老手。抱犊崮上,从孙美珠、孙美瑶兄弟起,直到最下面的小土匪,对孙桂枝都言听计从。

艰难的谈判

    “临城劫车案”发生后,官兵很快就将劫匪驻地围得水泄不通。围山的官军有一年半没有领到军饷,只好经常把军火卖给土匪。田中玉了解这种情势,怕官军靠不住,又特意从济南调来自己可以信赖的军队1500人,用以自卫。

    北洋政府此刻也因为外国压力,担心围剿将对外国人质不利,因此决定:“无论匪等有何要求,不妨尽量允许,此时当以救出人质为第一要务。”这一决定迅速传达下去。与此同时,北洋政府特派代表赶往山东,打算与劫匪方面谈判。

    5月21日,山东督军田中玉到北京述职,坚决主张改抚为剿,内阁总理张绍曾也主张“剿”,拟派冯玉祥为剿匪督办。可是这个打算泄露出去后,外交团担心在劫匪手中的外国人质安全,因此强烈表示反对,曹锟也大不以为然,力持异议。

    时间进入6月份,谈判在多方的努力下,似乎有了些许进展,但是因为彼此的不信任,最终的协议仍旧没有达成。

    看到情况重新陷入僵局,田中玉等人忍耐不住,再次打算强攻。但是另外一名官员陈调元(当时是徐海镇守使)却建议再等等,他表示,自己可以上山与匪徒们最后再做一次谈判,如果实在不行,再打不迟。陈调元上山时,带着官方送的2000套军服给劫匪方面,并运送粮食上来接济,这也显示了官方的诚恳态度。由于陈调元从中调解斡旋,匪徒们的顾虑逐渐打消。

    6月12日,“临城劫车案”谈判的双方总算达成了协议。协议商定:围剿抱犊崮的政府军,一律撤回原地;协议签字后,被劫外国人质一律释放;同时,北京政府答应招编孙美瑶部自卫军3000人,并付款8.5万元,“山东建国自治军”于6月27日正式改编为“山东新编旅”,归山东政府军第五师节制,孙美瑶任旅长,下辖两个团、6个营,旅部设在枣庄,指定在郭里集一带驻防。

    协议签订当天,最后8名外国人质全部得到释放,13日,安全回到上海。一场轰动世界的劫车绑票案,历时37天后,终告结束。

背后主谋

    “临城劫车案”虽然尘埃落定,但是,很久以来,人们对当年劫匪的动机和事件的背景进行了诸多猜想和分析,甚至有人怀疑,“临城劫车案”还有幕后的操纵者。

    有人认为这是孙美瑶为了改变困境而孤注一掷之举动。自从孙氏兄弟在抱犊崮组建土匪武装后,势力逐渐强大,引起了当时官方的注意和围剿,逐渐陷入困境。1922年7月,孙美珠被何锋钰的部队擒获并枪决,就说明了问题。孙桂枝看到山里的情况确实很窘迫,再要兄弟们死守不动也不是个办法,反而很可能会使大家情急思变,因而也就不再反对,同意大干一场。

    也有人认为,孙美瑶等劫匪是受到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指使才实施绑架的。因为当时张作霖虽然已经被直系击败,其势力正在退往关外,但也不排除奉系军阀暗中操纵手下土匪,在曹锟和吴佩孚统治的核心地区制造混乱的可能。人们这么说的依据是,这群匪徒曾投靠奉系军阀,并受命在苏鲁交界处骚扰,只是因为后来他们被直系军阀围困,情势危机才决定孤注一掷,以脱险境。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临城劫车案”有别的幕后主使者,日本人显然实施了阴谋伎俩。被绑架的美国记者鲍威尔在回忆录中写道:“同乘此次列车的外国人中原来还有些日本人,可不知什么原因,到徐州车站时,他们便在中途下了车,神秘地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当时,控制山东的直系军阀是亲英美的,很有可能是日本为了在山东挑起国际事端而为难直系政府,进而趁乱攫取更多利益,才暗中策划了这一劫案。这样的分析似乎也有一定道理,不然,一群乌合之众组成的土匪又怎能知道车上会有外国乘客,而且劫匪中竟还有通晓英语的翻译。显然,连匪徒们自己都承认,当时山上深得匪首孙美瑶信任的军师恰恰是一名日本人,这让人感觉,确实有日本人参与了当年的劫车案。但到底日本政府有没有在幕后进行策划呢?恐怕已找不到太多的证据。

劫匪末路

    “临城劫车案”虽然以和平结束,但劫车案给北洋政府带来巨大的羞辱和麻烦,让许多人对孙美瑶耿耿于怀。坐镇洛阳的吴佩孚看到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居然发生如此重大的国际性事件,自然感到丢脸和恼怒。为使外国人质得到释放,他和北洋政府不得不满足绑匪们的条件。但这也只能是缓兵之计,他不可能容忍孙美瑶之类的人在他的麾下坐着旅长的宝座。孙美瑶等人却以为安然无事,整天游手好闲,而且还与驻守枣庄市内的第五师十七团吴可章部发生冲突。北洋政府决定痛下杀手。

    1923年12月,吴佩孚直接下令,授权山东督理郑士琦指使兖州镇守使张培荣将孙美瑶处决。当时,孙美瑶等仍然兵权在握,于是,张培荣决定用计智取。他首先将吴可章的部队调走,以此获取孙美瑶的好感。接着,他又利用孙美瑶内部的矛盾,收买了他的两个团长周天松和郭琪才。

    12月19日,张培荣在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设宴,邀请孙美瑶。孙美瑶因吴可章已走,放松戒备,带着周天松、郭琪才以及随身马弁赴宴。席间,周、郭二人找借口走出房间。孙美瑶并未在意,依然谈笑风生,不料张培荣突然大喝一声,命人将孙美瑶拿下。孙美瑶的贴身马弁想要抽枪,但根本来不及了,被张培荣的部下当场枪毙。孙美瑶被捆绑起来,然后拉至宴会室门口。孙骂不绝口,大喊周天松和郭琪才二人救命。张培荣一声冷笑,就地将孙斩首。不过“临城劫车案”的幕后主事者孙桂枝却逃走了,他带了一批残部,在鲁南山区流窜,官方始终对他没有办法。

    关于孙美瑶被处决的细节,也有更具传奇色彩的一种说法,认为1923年12月19日在枣庄的中兴煤矿诱杀的其实是孙桂枝及其卫士11人,而孙美瑶当天并没有参加宴请。在得知消息后,他迎着漫天飞雪从枣庄赶回抱犊崮。但早有狙击手在此埋伏,他们将孙美瑶从背后击毙,然后斩首示众。

    无论如何,孙美瑶的确死了。他一死,群龙无首。官兵们乘势解除了他们的武装,或关或杀,剩下的强行遣散。(摘自《民国十五疑案》,中华书局出版)

 


《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12-25 B07版 旧闻)
【我来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  名:
内  容: 字数0
 
评论须知:
1.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不得发布、传播危害国家安全、泄漏国家机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论和信息;
3.不得发布、传播具有损害国家荣誉、利益的文字、信息及链接,不得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和宣扬迷信;
4.不得发布、传播有损社会公共道德和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言论和信息;
5.不得发布、传播具有侵犯他人版权或著作权的言论和信息;
6.严禁使用任何肆意侮辱或毁谤他人人格的语言,禁绝一切恶意漫骂和人身攻击的言论;
7.严禁发布、传播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言论和信息;
8.不得使用或通过《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从事非法商业行为及活动(如发布广告);
9.《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删除违反以上条例的评论;
10.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的立场。
 文章推荐
· 检察院揭开“零资产”改制黑幕
· 资兴公务改革三年回眸
· 一个死缓犯人的重生之旅
· 副局长醉死沟底起讼争
· 广东原副省长刘维明落马前后
· 公安副局长当上警示教育片主角
· 民航运输学院百名学生退学谜局
· 农妇为何六折贱卖判决书
· 十年护黑 副厅长甘受重罚
· 山西稷山三干部因文获罪
· 山西吕梁 民庭庭长开赌场
· 郴州恶性爆炸案牵出黑保护伞
 热门文章
· 政府以公共名义“与民争利”
· “法学博士”涉嫌诈骗1000万
· 摸女人胸部被罚3.2万美元
· 少女杀人分尸案震惊杭州
· 妓女冒充警察抢劫巧遇卧底警察
· 中原油田“嫖宿门”风波
· “性交易”使张钰身价过百万
· 重审“沈阳嫖娼疑案”
· 女播音员之死案二审法院应谨慎考虑
· 罪悬司法会计审计鉴定书
· 金融巨蠹刘金宝
· 江西涉黑第一案内幕
 近期报刊
· 2007-06-25 第25期
· 2007-06-18 第24期
· 2007-06-11 第23期
· 2007-06-04 第22期
· 2007-05-28 第21期
· 2007-05-21 第20期
· 2007-05-14 第19期
· 2007-05-07 第18期
· 2007-04-30 第17期
· 2007-04-23 第16期
· 2007-04-16 第15期
· 2007-04-09 第14期
· 2007-04-02 第13期
· 2007-03-26 第12期
· 2007-03-19 第11期
· 2007-03-12 第10期

关于报社 | 欢迎投稿 | 新闻热线 | 广告业务 | 发行工作 | 组织机构 | 驻省记者 | 报社邮箱 | 法律条文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6 © mzyfz-news.com.cn  民主与法制时报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7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