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首页 | 重点 | 时政 | 调查 | 深度 | 焦点 | 直击 | 寰宇 | 天下 | 拍案 | 民生 | 维权 | 专题 | 环球 | 经济 | 一周 | 组织机构
舆情 | 观察 | 前沿 | 广角 | 专政 | 时评 | 人物 | 事件 | 彩宇 | 时尚 | 书虫 | 生活 | 人生 | 文华 | 旧闻 | 方志 | 本站论坛
资兴公务改革三年回眸
□本报记者 欧阳洪亮 发自湖南资兴
发布日期:2007-6-18   查看次数:257 【字号 】【打印】【关闭

      2004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务用车改革在湘南小城资兴如火如荼展开,全市党政机关公车全部被取消,公务用车实行租用。2005年,资兴市委再次举起改革旗帜,对公务接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堪称空前的资兴改革曾备受媒体和各级党政部门瞩目,中纪委曾派专员调研资兴公务接待制度改革。

      三年后,资兴这一连串改革效果如何?资兴改革的“试管婴儿”长势如何?

新文件“变革”

      6月3日晚上8点多,又一台车归队,驶进资兴市机关车队。从2004年开始,湖南资兴市机关车队一直延续至今,但规模已从成立之初的142台车,逐渐缩编到如今的57台车。

      2004年专门成立的资兴市公务接待制度改革办公室已经撤销,原任办公室主任的纪委监察局副局长曾维岳已分管其他工作。资兴市机关事务局一位副局长解释,车改总体情况相当平稳,大的思路没有变化。因为车改已经进入常规化,所以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撤了。

      2007年3月23日,湖南省政府官方网站红网发出一条消息:《资兴公车改革再“亮”新招 鼓励干部乘坐公交车》,和几年前全国各大媒体的“集中轰炸”式报道相比,这条静悄悄的消息显得低调,不事张扬。

      “新招”是资兴市委2007年2月7日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务用车制度和公务接待制度的意见》,一方面,将原车改方案中享有公务用车费用的范围进行了扩大。科局级正职领导公务用车费用指标由每人每年4800元上调至每人每年5600元。原来未享受公务用车费用指标的单位副职领导每人每年4800元,其他干部职工每人每年1200元。另一方面,对原领导干部车改补贴节约部分50%归己的奖励措施进行了改正。费用有节余的,由单位调剂使用,不再奖励给个人。对上级专项配备以及接受社会捐赠车辆允许留给单位管理、使用。

      资兴市委宣传部宣传组谢主任说:2004年的原车改方案,享有公务用车费用的范围太窄,以至怨声载道,针对过去个别干部职工在车改补贴对象、补贴标准方面存在的一些心理不平衡因素,新一届市委在进行多方考虑以及民意测评的基础上,对原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进行了调整,把范围扩大。

      关于公务接待,原来改革严格控制的接待标准和接待费用已经放开。《意见》规定:“接待费指标由各单位管理,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经费和工作需要,自行制定接待费用控制指标和管理办法。”“取消定点接待和节约奖励的相关规定。”

      在部分关注改革的资兴市民看来,接待费用标准回归单位,并取消定点接待,一些领导干部亲戚开的酒店餐馆因此又重归生意红火,资兴公务接待改革,相当于已经回到了过去状态。车改还在继续,但是正在缓步走回去。

      记者了解到,现在,一些车子正回流到原单位,一些单位以专项配备车辆为名继续保留车辆。市林业局为方便用车,长期租用机关车队的一台车。林业局一名职工说:事实上,现在和车改前没什么区别,反正依旧是公家买单,公车照样私用。还有一些市民表示不解,车改的公务用车费更像是普惠的福利,甚至离、退休人员也按标准享有公务用车费用。

      对此,资兴市委宣传部谢主任则认为,是制度更趋人性化了。以人为本,缓和了矛盾。《意见》是资兴市委结合近三年来的车改工作经验,对原有的车改模式、制度进行了进一步探索、改进和深化。

一场政府官员的自我革命

      资兴市在全国首推公务接待制度改革,而其之前进行的公务用车改革,力度之大也创下全国之最。

      仅有36万人口的资兴市,人均财力、人均GDP位居湖南省第二,不存在穷则思变的问题。但2004年起,这里掀起了一连串政府官员的自我革命。

      资兴市系列改革源于原市委书记黄湘鄂的一次考察。

      2002年10月,黄湘鄂到美国拉莱多市考察,发现该市的公车只有3辆,而且使用极其规范。联想到资兴市,仅党政部门的公车就有122辆。回来以后,黄湘鄂专门召开了一个干部会议,传达了拉莱多市的状况,由此开始酝酿车改。

      2004年,资兴市实行公务用车改革,取消市级领导专车和各单位的公务用车,取消市级领导和各单位的专职司机,所有公车都纳入机关车队统一管理。在车改中,对市级和科局级领导实行一定数额的交通费补贴。书记、市长带头取消了自己的坐骑,改为租车。此项改革成效显著,当年一举减少财政支出达750万元。

      公车改革一年之后,资兴马不停蹄,推出了酝酿已久的公务接待改革,从市委书记到科局领导,无一能免,全部实行量化、定额的操作办法。指标到人,节约有奖,超支自负。鼓励节约,单位节约部分20%奖励单位主要领导,30%奖励另外的领导班子成员,50%奖励单位工作人员。各单位也可根据本单位公务接待费包干管理办法考核奖罚到人。单位公务接待费必须每月公布一次,超过包干指标的市会计核算中心不予报账。

      采取每月公开结果的方式,让领导干部的公务接待费用支出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因为节约奖励同群众利益相关,能够发动群众起来监督,他们会在看到每月公示后,提醒单位领导节约开支。

      改革带来了显著变化,书记市长到长沙出差经常坐大巴。机关车队对社会营业,结婚的也可以租书记、市长原来的专车风光风光。一次,下面搞一个典礼,市里去了6个领导,合坐了两台车,市直单位的领导都是坐公共汽车去的,以前那种车马长龙的现象不见了。

      而一时间,官员们之间吃饭也流行开了AA制,两个以上的领导参与公务接待时,也实行“亲兄弟明算账”,算好各自比例支付招待费用。这种事情如果在以前简直不可思议,随便谁签单,大家并不计较这么多,部门之间、领导干部之间也经常以联络感情等理由互相请吃请喝。

      改革甚至带来了观念的变化:因为公车改革,政府鼓励党政官员买私车,官员开私车上班大幅度增长。

      改革也带来了矛盾,许多官员和单位利益被深度触及:公车无法私用,公款无法消费,尤其是定点接待使得一些领导干部亲属开的酒店生意一落千丈。坊间传闻,主政者进行改革只是为了获取政绩。当时主导改革的市委副书记李太海光为车改就吵过好几架。一个副局长打电话给他:这样搞的话,我就不干了!李太海回答:那你立马写辞职报告来!结果,那位副局长就没有动静了。

      时过3年,资兴市官员内部有人如此评价,资兴改革是一场理想主义者的激进变革,甚至有些措施太违背人性,无果而终是注定的。

改革成败争议

      改革显然是大大节约了财政支出。

      车改前122台公车,各项费用达618万元,车改后,只需312万元,节约了49%。而公务接待2005年比2004年节约43%,全年公务开支控制在1008万元。2005年1月份,全市公务接待费仅为34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84万元。

      资兴改革受到了湖南省纪委的重视,并列作改革试点。省纪委还召开全省会议,推广资兴改革经验。

      资兴林业局一位干部认为,一把手本身就是批准用车的,用车批车都是他自己,所以还是很难说彻底杜绝公车私用。但是,至少,车改从用车总量上控制,还是减少了浪费。车改对于正职也许约束力不大,但对副职以下,就基本杜绝了公车私用。车改后,车子集中了,对于一般干部来说,办事用车反而更方便,因为是集中调配,一般是随时叫车随时能用,以前车子归单位时,许多时候被领导占用,反而用不上。

      车改后,私车理念深入人心,私车大幅度增加。车改办做过统计,科局长买私车的比例约达80%。领导现在开的私车大都是几万十多万,以前攀比,有的甚至二三十万、三四十万。

      然而改革在资兴一开始就备受争议。公平是最大的争议,一是公务用车费用面太窄。资兴市教育局一位干部说,改革是必要的,但制定政策者主要是从领导利益出发,公务用车费用科级以下干部没有被考虑,许多干部对此有意见。二是节约的公务用车费用和公务接待费用是否应该奖励给个人,一些领导为节约获得奖励,尽量减少下乡用车,影响到正常工作。三是有的部门,比如人大、政协,因为级别高,费用补贴标准高,业务却相对少。甚至有干部群众向上面反映,市领导的改革是“我定规则我就赢”。集中起来的公车市里两次举行拍卖,有人反映,一些领导趁机买到了便宜车。

      改革还遇到了难题,尽管市领导决心很大,但资兴还是感到了改革的势单力薄。像国土、工商等一些垂直管理单位,一直是公车改革没法进行下去的深水区,形成“一市两制”,干部群众攀比,心理不平衡。政法系统的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车改不能一刀切,原资兴市委副书记李太海曾亲自起草《资兴市政法系统车改草案》,几度开会讨论草案,车改推迟一年完成了,但是操作的效果不理想。记者了解到,政法系统车改已经率先流产。

      改革还产生了一些暗地的抵触情绪,认为主要领导搞这个是政治作秀,却弄得人没法活。车改进行中,一次,当时的市委书记黄湘鄂和副书记李太海发现某单位领导开执法车在外面钓鱼,公车私用,当即严厉批评并作了处理。

      司机的怨气最大,以前领导的专职司机,就像私人秘书,风光不已,还有油水可捞,修车费一年就报几万元。如今成为车队司机,不再是专职司机,而且车队还以企业模式运作,变成了打工的。一些司机通过关系,又回到了原单位。

      资兴市市长王周曾对媒体说:资兴是个富地方,不是个穷地方。在一个富地方搞这些改革,很多人不理解。有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是,我们搞改革并不是想出风头,而是从执政为民出发。

      曾主导资兴改革的原市委副书记李太海现调任郴州市粮食局调研员。回顾资兴改革,他觉得改革是必要的,是大趋势,但改革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有的做得太认真,得罪人太多。

资兴只能成为孤独的特例

      要看车改效果如何?就看看市领导就可以了,他们现在又恢复了一人一车专职司机了。只有原市委书记的0011号车子还在车队,那是因为原市委书记黄湘鄂已调任郴州市人防办主任。

      2006年,原主导改革的市委书记黄湘鄂、副书记李太海等相继调离资兴。新书记上任以后,经过广泛的调研,专门发放征求意见表,最后对车改方案做了完善修改。资兴的一些部门干部认为,总的来说,现在这个方案是从实际出发,更完善了,更人性化了,照顾的面更广,干部也更拥护。

      而资兴市委办2007年2月7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接待工作制度的意见》,则对公务接待改革方案进行了较大修改。当地干部评价:一些标准和规定成了原则性的,也没有具体的监管条文,基本上回到了改革前。

      资兴一部门干部认为,原来的改革不太人性化,干部利益触动太大。出去开会,资兴都是另类,其他县市同级别的都有公车司机,气派体面。唯独资兴的领导经常是搭个大班车,灰溜溜的感觉低人一等。即使有时从车队租了车,司机为省油,车子一开到目的地就熄火,自己钻到别人车子里去吹空调,显得很穷酸。资兴又不穷,别人都没搞,何必我们把自己搞成这样呢?

      资兴市纪委一位干部说,许多人为什么想当官?在他们眼里,当官就是高人一等,当官就能享受特权。这种官本位思想的外在表现主要是两种,那就是能配公车,能用公款买单消费。没有公款消费、公车私用谁还愿意当官啊?

      一位曾参与资兴改革的领导说:必须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强化人大对政府财政使用情况的预算和监督。财政没有很好的监督,再控制用车,再明令禁止公费接待都是不治本的。还是可以巧立名目,将费用转嫁,甚至利用职权,由一些下属单位或者企业买单。改革不是为了寻找特例,而是为了建设常规,资兴改革的式微就是因为成了孤独的特例。


《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06-18 A04版 时政)
【我来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  名:
内  容: 字数0
 
评论须知:
1.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不得发布、传播危害国家安全、泄漏国家机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论和信息;
3.不得发布、传播具有损害国家荣誉、利益的文字、信息及链接,不得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和宣扬迷信;
4.不得发布、传播有损社会公共道德和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言论和信息;
5.不得发布、传播具有侵犯他人版权或著作权的言论和信息;
6.严禁使用任何肆意侮辱或毁谤他人人格的语言,禁绝一切恶意漫骂和人身攻击的言论;
7.严禁发布、传播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言论和信息;
8.不得使用或通过《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从事非法商业行为及活动(如发布广告);
9.《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删除违反以上条例的评论;
10.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的立场。
 文章推荐
· 8200万公积金毁于滥用职权
· 检察院揭开“零资产”改制黑幕
· 资兴公务改革三年回眸
· 一个死缓犯人的重生之旅
· 副局长醉死沟底起讼争
· 广东原副省长刘维明落马前后
· 公安副局长当上警示教育片主角
· 民航运输学院百名学生退学谜局
· 农妇为何六折贱卖判决书
· 十年护黑 副厅长甘受重罚
· 山西稷山三干部因文获罪
· 山西吕梁 民庭庭长开赌场
 热门文章
· 政府以公共名义“与民争利”
· “法学博士”涉嫌诈骗1000万
· 摸女人胸部被罚3.2万美元
· 少女杀人分尸案震惊杭州
· 妓女冒充警察抢劫巧遇卧底警察
· 中原油田“嫖宿门”风波
· 女播音员之死案二审法院应谨慎考虑
· “性交易”使张钰身价过百万
· 重审“沈阳嫖娼疑案”
· 罪悬司法会计审计鉴定书
· 金融巨蠹刘金宝
· 江西涉黑第一案内幕
 近期报刊
· 2007-07-02 第26期
· 2007-06-25 第25期
· 2007-06-18 第24期
· 2007-06-11 第23期
· 2007-06-04 第22期
· 2007-05-28 第21期
· 2007-05-21 第20期
· 2007-05-14 第19期
· 2007-05-07 第18期
· 2007-04-30 第17期
· 2007-04-23 第16期
· 2007-04-16 第15期
· 2007-04-09 第14期
· 2007-04-02 第13期
· 2007-03-26 第12期
· 2007-03-19 第11期

关于报社 | 欢迎投稿 | 新闻热线 | 广告业务 | 发行工作 | 组织机构 | 驻省记者 | 报社邮箱 | 法律条文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6-2007 © mzyfz-news.com.cn  mzyfzsb.com  民主与法制时报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7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