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首页 | 重点 | 时政 | 调查 | 深度 | 焦点 | 直击 | 寰宇 | 天下 | 拍案 | 民生 | 维权 | 专题 | 环球 | 经济 | 一周 | 组织机构
舆情 | 观察 | 前沿 | 广角 | 专政 | 时评 | 人物 | 事件 | 彩宇 | 时尚 | 书虫 | 生活 | 人生 | 文华 | 旧闻 | 方志 | 欢迎投稿
红层引出清泉水 大旱之年解民忧
□彭 唐 柯阳涛
发布日期:2007-7-9   查看次数:605 【字号 】【打印】【关闭

      千百年来“吃水难、挑水苦”困扰着川北父老乡亲,尤其是隔三差五的大旱,使这里的祖祖辈辈一直生活在缺水的惶恐中。直到有一天,红层水被抽出来——1999年四川省南充市国土资源局打出了红层“第一井”。红层水改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改变了老区的面貌。

      水是人的第一需要,地处川东北红层干旱走廊的南充以“十年九旱”闻名全省以至全国。

      红层,广泛分布于川东丘陵地区的红色泥砂岩,位于地下20米左右,水量丰富,老百姓却可望而不可及。

      千百年来“吃水难、挑水苦”困扰着川北父老乡亲,尤其是隔三差五的大旱,使他们的祖祖辈辈一直生活在缺水的惶恐中。直到有一天,红层水被抽出来——1999年四川省南充市国土资源局打出了红层“第一井”。

      2006年,10年不遇的大旱:全市213万亩水稻中148万亩断水开裂,1145条溪河断流……所幸10多万口红层井为40多万严重缺水的群众送来汩汩清泉,广大群众众口一词:“要是没有红层井水雪中送炭,我们不知又要到哪里去找水救命!更不要说用上洗衣机,冲上凉水澡,感谢国土局的同志们……”

      红层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红层水改变了老区的面貌。

“共产党给我们送来个幺儿子”

      2006年8月5日,南充市高坪区浸水乡骑龙村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杨德恩流出了激动的热泪:多少辈人吃水靠挑的苦活儿终于捱到头了,看着自20米深处抽上来的红层水,杨德恩拉着乡村干部和打井工人的手一连声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市委王书记……”原来,仅仅4天以前,大旱还迫使75岁的杨德恩每天到几公里以外的山沟里挑水吃,当进村入户查看旱情的市委书记王宁了解到该村人畜饮水严重困难时,当即指示有关部门按红层丘陵找水打井工程探索出的成功方法,抓紧打井找水抗旱。到8月6日全村已打井14口,到8月20日左右打完规划的100口井,缺水农户全部吃上自来水。

      这样的速度不仅在骑龙村上演,而且在南充各县(市)区也同时上演。仅2006年8月10日一天,全市就打出387口抗旱井,有无数个“杨德恩”在惊喜莫名,欢呼雀跃。告别了挑水活,没有了找水苦,老少妇孺得到了安顿,年轻人没有了后顾之忧,全市1万多名青壮年踏上了打工路,因此,在南充农村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就是:“打一眼红层井,就是共产党给老百姓送来一个挑水的幺儿子”。

      南充720多万人口,严重缺水群众达100多万,他们大多生活在半山腰。大旱之年,半山腰的红层井还有水吗?在南部县火烽乡城煌垭村聚居在半山腰的2组,笔者找到了答案:一溜儿排开的红层井逐一关上电闸,一股股清泉四溢,一串串感激之声:“没想到细细的一根管子让我们在大天干时还有吃不完的自来水。”

      告别了半山腰,笔者又来到始建于1999年的位于嘉陵区的“红层示范第一井”,这个有7年工龄的红层井丝毫没有龙钟老态,而是继续奉献着清冽的甘泉。据南充市国土资源局同志介绍:自2004年省委、省政府将四川省红层丘陵区找水打井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之一,全市已打出14万余口井,其成井率达93.7%,成井利用率为98.3%。就是在连续干旱达到47天之多的特大干旱之年,全市红层井正常运转也达到了93%,红层找水的方式接受了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烤验”。

      这个来之不易的98.3%,蕴含着红层水井的千般好处,最主要的有四个方面:首先是水从地下来,直接上灶台。免了群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挑水之苦,有了自来水,70%的群众已改厨改灶改厕,不少人还买回了洗衣机,用上了热水器,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其次是人畜饮用水卫生标准大为提高。红层水来自20米左右的地下,各项指标比较适中,好似冰冻的矿泉水,南部县一村民黄恩芳说:“煮起饭来都比原来香多了”。第三是融洽了干群关系。每打一眼井就是干部群众的一次真情对白,就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文明新村打下了感情基础,使干部群众心贴得更紧了。第四是促进了庭院产业的发展。部分打井家庭都把人畜饮水剩余部分用于浇灌果树、蔬菜、苗木等庭院作物,使农民在大旱之年减少了损失。

“打井就是救命,再苦再累也值”

      在四川省南充市,多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流传甚广:一农妇天刚亮就外出几里路找水,中午才背回一缸水,不想刚到院坝边,腿一软人仰缸摔水长流,其夫骂了几声,其子哭成一片,又饿又气的农妇懊悔至极,当即服药而亡。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各级领导、国土部门职工、打井队员都将打井等同于救命,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实际行动,很多打井队员说:“太有成就感了,再苦再累也值。”

      大旱时节,机声隆隆,常常伴着嘈杂人声,不是看热闹,而是排轮子,工人三班倒,机器不下岗,这是笔者在众多打井现场看到的情景。去年8月,南充打响了红层找水打井工程大会战,共调集钻机900余台,日平均成井达750口以上,全年完成打井任务9万多口。今年,又已打井4.5万余口,全市红层井已达14.5万余口,同时今后两三年内规范打井13余万口,届时,全市红层井将达到27.5万余口,近100万人将告别饮水难。

      每口井都要经过勘测规划、材料购置、打井施工等环节,动辄成千上万口井的开采,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科学合理的操作办法显然是不行的,南充有三个方面最值一提。

      领导定调子。2004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仪陇时满怀深情地说:“解放这么多年了,老区人民连吃水问题都没解决,我感到揪心啊!”此前的1999年,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就已着手研究解决红层干旱区群众的吃水问题,试点示范工作已见成效,摸索出了“庭院微型自来水”供水模式。乘着胡锦涛同志讲话的春风,省委省政府把规划井实施时间提前两年,南充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层层强化领导力量,迅速在全市掀起了红层找水打井的热潮。同时,利用红层找水的方式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已由政府引导,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据统计,全市群众自发打井已达5000余口。

      人员进村子。各级领导,尤其是担负打井任务的市、县(市)区国土部门将其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培训了400多名技术骨干,常年派出1/3左右的同志深入打井一线,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市国土局局长刘克常和相关领导经常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时间深入打井一线,夜以继日地研究处理打井中存在的问题;营山县国土局副局长陈方兵在接到父亲病危通知时,仍坚持在打井一线,当父亲辞世时他感伤流泪:“父亲,儿子对不起您老人家,但我对得起这几十户望水欲穿的群众啊!”

      投入保底子。省政府财政专项补助打井,群众自己出钱用于买材料,相关部门组织保维护,这是老百姓对红层井打心眼里喜欢的重要原因。迄今全市已向中央和省级有关部门争取红层找井工程项目资金 5300多万元,市上补助工程资金280万元,各县市区配套资金平均达30万元,其中仪陇县达100万元。与此同时,南充在降低工程造价上屡出奇招:培养自己的打井队伍与个体施工队同台竞争,单井造价由过去1000多元减到700元左右;按地质结构划分4大类12个地区,单井每米挖掘成本比其他市、州同类地区低3-5元;联系企业研制安全性能高、环保效果好、造价低廉的新型水泵、管材等,户平均节约开支20-50元。

“南充的经验值得全省学习借鉴”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而是四川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水文地质专家葛文彬教授。葛教授全程参与了四川省红层找水打井工作,曾多次到南充培训讲课和现场指导,对南充在红层找水打井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大为赞赏:“南充红层打井走在全省的前列,南充的经验值得全省各市州学习借鉴。”他还向笔者透露,自己已拟好一份介绍南充红层打井的经验材料呈送省参事室。

      葛文彬教授所指的“南充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试点示范讲究科学性。自1999年以来,南充一直是红层打井先行示范市,先后发现三个方面的问题:过早变径引起垮塌,规划地点、数量不合理引发施工矛盾,水井设计或挖掘深度不够导致水量不足。面对问题,南充各级干部一面请专家解难,外出学习取经,一面在实践中反复比对分析,最终确定了把掘井深度从7-15米延伸到20米左右的施工方案,较为成功地克服了上述问题。之后还开展了大量的地质调查,把全市土地分为宜井区和非宜井区,前者约占80%,又把宜井区分为10多个类别,分别制定掘井标准,大大提高了在宜井区内打井的成功率。

      机制建设讲究可操作性。南充通过出台《红层丘陵区找水打井工程管理办法》等探索建立了极有操作性的四大机制:工程招投标制,采取公开招投标和合理低价中标,严格选择施工队伍;县级财政报账制,对红层找水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并随时接受监督;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使各级各部门有了切实的紧张感和责任感;质量监理制,市县国土局向每一个打井队派一名工作人员跟班作业,负责现场记录监理,由受益户签字认可,对弄虚作假的严肃处理。

      配套服务讲究可持续性。为保证红层打井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南充坚持“政府主导、地勘技术支撑、农户广泛参与”的模式,构建了由市县国土局监测站、乡镇国土所监测点、示范片监测井组成的红层井使用监测网络,有效掌握全市红层井的利用情况;今年已安排专款10万元,用于对老井的清洗维护;着手构建数字化网络平台,把每一口井的资料录入其中,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宣传引导讲究实证性。南充市注重把示范井变成宣传井,把宣传红层井产权明晰、水质优良、水量有保证、使用方便、维护简便等优点融入示范井的打造、使用过程之中,让群众眼见为实。再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利用电视、标语等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很快形成了大家争先打井、施工队伍脱不开身的局面,这也是该市连年提前并超额完成打井任务的主要原因。

(作者单位:南充市国土资源局)

■相关链接

      红层是指以侏罗系、白垩系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的沉积层,因其颜色呈褐红色或棕红色而得名,并广泛分布于四川中部、东部和重庆部分地区,该区域内水资源虽然丰富,可涵养能力差;地下水埋存丰富,但开发利用水平低。普遍存在“十年九旱”和“吃水难、挑水苦”的现实。“望天索雨、雨养农业、水泛民穷”成为制约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也直接导致区域内缺水群众生产生活难以改善。但是,红层丘陵区地下水风化带裂隙水具有分布广泛、埋存浅、水质良好、开采方便、不受降雨不均匀条件制约等特点,而四川农村农户大都居住分散,用水量小,通过红层地下水开采能较好实现二者的结合。

      1999年以来,四川省南充市国土资源率先在全省开展红层丘陵区找水打井试验,探索出了红层丘陵区找水打井解决群众饮水难的新路子,并得以在全省红层丘陵区推广应用。2004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将红层丘陵区找水打井作为为民办实事和惠民行动之一,投入资金3亿余元,解决近350万人饮水困难问题。


《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07-09 B04版 民生)
【我来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  名:
内  容: 字数0
 
评论须知:
1.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不得发布、传播危害国家安全、泄漏国家机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论和信息;
3.不得发布、传播具有损害国家荣誉、利益的文字、信息及链接,不得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和宣扬迷信;
4.不得发布、传播有损社会公共道德和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言论和信息;
5.不得发布、传播具有侵犯他人版权或著作权的言论和信息;
6.严禁使用任何肆意侮辱或毁谤他人人格的语言,禁绝一切恶意漫骂和人身攻击的言论;
7.严禁发布、传播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言论和信息;
8.不得使用或通过《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从事非法商业行为及活动(如发布广告);
9.《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删除违反以上条例的评论;
10.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的立场。
 文章推荐
· 女大学生千里献血救孕妇
· 留守村民与油灯相伴22年
· 刘协和:精神病司法鉴定守望者
· 下属与上级之间的剽窃之争
· 松江土地招商谜团待解
· 航意险暴利时代终结
· 胡星案行贿第一人内幕曝光
· 安徽颍上县“挂名”小额扶贫贷款调查
· “东风工程”润泽新疆农牧区
· 小窑工藏遗骨为工友伸冤
· 临汾“5·19”命案五年悬疑
· 刑事司法“宽严相济”的郑州样本
 热门文章
· 政府以公共名义“与民争利”
· “法学博士”涉嫌诈骗1000万
· 宣传部长蒙冤八年未洗雪
· 摸女人胸部被罚3.2万美元
· 女播音员之死案二审法院应谨慎考虑
· 少女杀人分尸案震惊杭州
· 妓女冒充警察抢劫巧遇卧底警察
· 重审“沈阳嫖娼疑案”
· 中原油田“嫖宿门”风波
· 不惩处“行贿状元”将是《刑法》的耻辱
· “性交易”使张钰身价过百万
· “先打工后上学”湖北阳新职业教育变了味
 近期报刊
· 2007-12-10 第49期
· 2007-12-03 第48期
· 2007-11-26 第47期
· 2007-11-19 第46期
· 2007-11-12 第45期
· 2007-11-05 第44期
· 2007-10-29 第43期
· 2007-10-22 第42期
· 2007-10-15 第41期
· 2007-10-08 第40期
· 2007-10-01 第39期
· 2007-09-24 第38期
· 2007-09-17 第37期
· 2007-09-10 第36期
· 2007-09-03 第35期
· 2007-08-27 第34期

关于报社 | 欢迎投稿 | 新闻热线 | 广告业务 | 发行工作 | 组织机构 | 报社邮箱 | 法律条文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6-2007 © mzyfz-news.com.cn  mzyfzsb.com  民主与法制时报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7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