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首页 | 重点 | 时政 | 调查 | 深度 | 焦点 | 直击 | 寰宇 | 天下 | 拍案 | 民生 | 维权 | 专题 | 环球 | 经济 | 一周 | 组织机构
舆情 | 观察 | 前沿 | 广角 | 专政 | 时评 | 人物 | 事件 | 彩宇 | 时尚 | 书虫 | 生活 | 人生 | 文华 | 旧闻 | 方志 | 欢迎投稿
每一位公民都享有新闻采访权
□杨 涛
发布日期:2007-8-27   查看次数:388 【字号 】【打印】【关闭

      8月6日,贵报前沿版发表了法学副教授李克杰先生的文章《市民DV拍新闻行使的是采访权吗?》,文章认为,记者的采访权与市民DV拍新闻所行使的权利并非同一性质。在我国,政府对新闻媒体和记者采访资格均实行许可证制度,因此,未经国家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记者证的个人都不享有新闻采访权。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愿与李克杰先生商榷。

      讨论公民有没有新闻采访权,首先必须厘定采访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权。有关采访权的性质,有三种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采访权是一种权力,另一种观点认为采访权是一种权利,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采访权兼有权力和权利的性质。权力通常是指公共权力,是指公共机构可以施加于他人的强制力量;权利通常是指公民权利,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从世界各国的惯例来看,新闻媒体从来都不是一种公共权力机构,记者也并不享有强制他人接受采访的某种法律手段。著名新闻法学者魏永征认为:“在英语中,没有采访权这种概念,与其接近的概念是:寻求、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自由,接近、使用信息的权利,采集信息或新闻的自由。”这些都表明,采访权是一种权利而不是权力。

      记者的采访权渊源于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以及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延伸出来的知情权。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意味着记者可以采访任何愿意接受采访的人,其他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阻挠这种采访(比如揭发黑心工厂的内幕,老板不得阻挠);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具有知情权,意味着任何依法应当公开的信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就应当向记者公开,不得隐瞒。记者的采访权是公民的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公共权力,也就意味着,任何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公民有拒绝接受采访的权利,媒体与记者不能强制其接受采访。

      我们国家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我们国家的媒体被誉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记者必须由国家机关发新闻记者证,并且规定采访必须出示记者证;党报、党刊的编辑、记者甚至享受行政级别待遇。因此,新闻记者往往代表着一级政府或者政府部门,这使得我们的记者有官方色彩,他们的采访带有公权力的味道。但是,这样的状况并不能改变采访权是权利的性质。因为,媒体不是公共权力机构,媒体不能对任何人直接发号施令,媒体发挥的力量主要是靠舆论的作用;记者不是公务员,他们尽管具有法定的采访许可证,但他们没有强制他人接受采访的权力,支撑他们采访的权利仍然是公民的言论自由与知情权。更何况,当今社会,许多都市报兴起和其他新兴媒体的出现,他们与政府机关的联系相距更远,行政色彩更加淡薄。

      因此,尽管我们国家实行采访证许可制度,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出示记者证,但这并不表明“未经国家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记者证的个人都不享有新闻采访权”。记者的权利既然来自于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知情权,那么记者享有采访权,当然公民也享有采访权,因为每一个公民都享有言论自由和知情权。我所理解的“国家实行采访证许可制度,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出示记者证”,只是表明,当你代表媒体采访并且以记者的身份采访时,你要有相应的证件并且要出示,但即使记者出示了证件,除负有信息公开责任的政府官员外,他人也有权拒绝采访;而作为普通公民,你要进行采访,就不能以代表媒体的名义、以记者的身份,而是以公民的身份进行采访,正如时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世界各国大量出现的“博客记者”、“公民记者”一样。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公民都具有新闻采访权,每个公民都是记者,只不过这种记者是“公民记者”。记得大同市出台过打击假报刊、假记者专项行动通告,我的观点是,假记者当然要打击,但主要是打击那些并非正式媒体、并没有记者证却假冒报刊记者进行招摇撞骗的人。如果一个公民公开称自己并非报刊记者,是一名“公民记者”,我看这不但不是假记者,而且属于保护对象。


《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08-27 A16版 前言)
【我来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  名:
内  容: 字数0
 
评论须知:
1.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不得发布、传播危害国家安全、泄漏国家机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论和信息;
3.不得发布、传播具有损害国家荣誉、利益的文字、信息及链接,不得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和宣扬迷信;
4.不得发布、传播有损社会公共道德和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言论和信息;
5.不得发布、传播具有侵犯他人版权或著作权的言论和信息;
6.严禁使用任何肆意侮辱或毁谤他人人格的语言,禁绝一切恶意漫骂和人身攻击的言论;
7.严禁发布、传播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言论和信息;
8.不得使用或通过《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从事非法商业行为及活动(如发布广告);
9.《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删除违反以上条例的评论;
10.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的立场。
 文章推荐
· 地震局招商引资衍生藏獒测地震
· 女大学生千里献血救孕妇
· 留守村民与油灯相伴22年
· 刘协和:精神病司法鉴定守望者
· 下属与上级之间的剽窃之争
· 松江土地招商谜团待解
· 航意险暴利时代终结
· 胡星案行贿第一人内幕曝光
· 安徽颍上县“挂名”小额扶贫贷款调查
· “东风工程”润泽新疆农牧区
· 小窑工藏遗骨为工友伸冤
· 临汾“5·19”命案五年悬疑
 热门文章
· 政府以公共名义“与民争利”
· “法学博士”涉嫌诈骗1000万
· 宣传部长蒙冤八年未洗雪
· 不惩处“行贿状元”将是《刑法》的耻辱
· 摸女人胸部被罚3.2万美元
· 女播音员之死案二审法院应谨慎考虑
· 少女杀人分尸案震惊杭州
· 妓女冒充警察抢劫巧遇卧底警察
· 重审“沈阳嫖娼疑案”
· “性交易”使张钰身价过百万
· 中原油田“嫖宿门”风波
· “先打工后上学”湖北阳新职业教育变了味
 近期报刊
· 2007-12-17 第50期
· 2007-12-10 第49期
· 2007-12-03 第48期
· 2007-11-26 第47期
· 2007-11-19 第46期
· 2007-11-12 第45期
· 2007-11-05 第44期
· 2007-10-29 第43期
· 2007-10-22 第42期
· 2007-10-15 第41期
· 2007-10-08 第40期
· 2007-10-01 第39期
· 2007-09-24 第38期
· 2007-09-17 第37期
· 2007-09-10 第36期
· 2007-09-03 第35期

关于报社 | 欢迎投稿 | 新闻热线 | 广告业务 | 发行工作 | 组织机构 | 报社邮箱 | 法律条文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6-2007 © mzyfz-news.com.cn  mzyfzsb.com  民主与法制时报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7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