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日 星期一  第1期(总813期)
02版
03版
04版
05版
06版
07版
08版
09版
10版
11版
12版
广告
13版
广告
14版
15版
16版
17版
18版
19版
20版
21版
22版
23版
24版
站内搜索
   
往期回顾
 
 
  当前位置: 文 化
索家村:中国艺术土著悲情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纽约决定大规模改造苏荷为现代化商业区,但经过长期争论,纽约市长终于决定全部保留苏荷区旧建筑景观,并通过立法,以联邦政府的名义确认苏荷为文化艺术区。几年时间内,苏荷文化艺术区帮助纽约成了世界艺术中心,但北京的国际艺术营似乎远远没有那么幸运……
  
“推土机来了。”任思鸿:“我睡得好好的,你逗什么呢。”寒冬中,艺术家任思鸿回忆起那场风波依然清晰。
  那是2005年11月15日,清早,任思鸿就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真要拆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一连六个朋友的电话,都告诉他,“推土机来了。”“我马上觉得,这下是真的了,坏了。”任思鸿火速赶到索家村国际艺术营,这里,有他刚刚从朋友那里租下不久的工作室。
  这已经不是任思鸿第一次接到艺术营要拆除的消息了,艺术营的艺术家们显然已经对提前两天得到的消息麻木了,他们没有做任何可能被拆除的准备。“当时来了很多法警,法警们并没有很明确说明是封锁消息拆除的,但是他们动用几辆警车堵住了门口,禁止人员出入,从小桥那边(大约距离索家村艺术营500米)就不让车辆通过了。”雕塑家杨韬这样跟我们描述当时的情景,“被拆的那边,像尚扬这样的老艺术家,一生的精华就在自己的那间画室里了。尚扬的学生想把画作亲自从屋子里搬出来,但遭到了法警的严辞拒绝,后来还引发了争执。”
  这边,一个外国艺术家,一声不响地坐在那儿,看着法警喝闷酒;那边,一个上海艺术家,穿着立领的中山装,在法警中间走来走去。“警察看我,我看他。我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我自己的家,自己的院子,我就蹿来蹿去!”
  任思鸿站在法警和艺术家中间喊了一嗓子:“今天怎么没有‘李大钊’!”
几个月前,这里曾经上演过百名艺术家用SOS的行为艺术保存“北京国际艺术营”的活动。与此同时,一篇名为《百名艺术家签名呼吁挽救“北京国际艺术营”》的文章见诸网络,称:“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要拆除我们这么一个新成型的艺术营?我们恳切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与艺术家接触,倾听我们的心声,做先进文化的保护者和推动者而不是摧毁者!”
  著名艺术家包泡发出了强烈的呼声:“推土机来了我第一个上!”
  时隔数月,推土机真的来了,包泡在强制拆除的第二天就搬离了艺术营。“警察抓人的,我没有上!我问他们,你们拉这个线(警戒线)怎么不跟我们打招呼?警察说,几个月前就打了。”

一个循环十年的艺术悲剧
  “这其实是一个循环的悲剧。”陈丹青这样描述,“从圆明园艺术家被驱赶,到后来有了宋庄、798、索家村,整个过程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社会的容忍度、接受度也在提高,但是却很不幸遇到了一个法律问题。”
  著名艺术评论家杨卫也发文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今年是2005年,十年前的1995年,一个名为‘圆明园画家村’的文化村落被强行取缔,从此在地图上消失。十年一轮回。今年,又一个名为‘索家村国际艺术营’的文化村落遭此厄运,被推土机强行推倒,化为了满目疮痍的一片废墟。同样是在秋天,同样是在万物凋零风飕飕的时节,两幕惨淡景色的对接,不禁使人怅然,令人伤感。”
  如果说十年前的圆明园画家村是因为容纳了太多“社会不安定因素”而被取缔的话,那么今天则是不负责任的商人瞒天过海,东窗事发又“挟艺术家以令政府”,终被法律所制裁。中国的艺术家群体在十多年的变迁中,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艺术从与主流社会相隔膜到融入社会各个角落,艺术家们以不同的方式不断谋求生路,如履薄冰地行走在体制尚未健全的艺术大潮之中。尽管在今天的索家村艺术营中,容纳了众多体制内甚至具有官方身份的艺术家,但是当代艺术的自由价值观念还是为官方所诟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纽约决定大规模改造苏荷为现代化商业区,但经过长期争论,纽约市长终于决定全部保留苏荷区旧建筑景观,并通过立法,以联邦政府的名义确认苏荷为文化艺术区。几年时间内,苏荷文化艺术区帮助纽约成了世界艺术中心,但北京的国际艺术营似乎远远没有那么幸运。
  “北京和纽约根本没有办法比,纽约政府专门立法,使之完全合法化,而北京全部是艺术家自己在那弄,北京的规划中从来没有考虑艺术,从来没有过。”18年美国游学经历让陈丹青对此不无感触。

建筑非法不是艺术的非法
  索家村的非法性是无法回避的,但它的非法不是艺术上的非法,而是艺术营的建筑本身。
  当年,北京高又高公司从索家村村委会手里租赁下这片55亩的农业用地,盖起了那些层高7米的准备用做仓库的房子。但直到被北京市城管部门的卫星监测仪扫描,才发现这是一片没有任何合法手续的违章建筑。高又高公司决定开发一个类似798的艺术家创作空间,并把它命名为“北京国际艺术营”,是在艺术家李刚的建议下进行的。
  其实在2004年初房屋建设开工不久,崔各庄乡规划科就得知,该艺术营项目未经规划和审批,于是发出了“停工通知单”。但经过高又高公司的协调,一个月后又复工继续建设。
  2005年5月11日,崔各庄城管分队向高又高公司送来《拆除决定书》。5天后,高又高公司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递交了一份《行政复议申请书》,申请重新审议。
  就在工程刚刚开工、违规问题悬而未决的时候,艺术营的招租工作却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从2004年3月开始招租,短短半年时间里就有126名中外艺术家入住艺术营。
  2005年6月10日,朝阳区人民法院下达了强制执行拆除的通知。
  在这个过程中,高又高公司向艺术家隐瞒了艺术营的非法性,直到6月12日,艺术家们才知道艺术营将于16日上午9时后被强制拆除。高又高公司总经理黄志高说:“那时,我们希望暗地里找找关系。”而租赁土地给高又高公司的索家村村委会则表示,没有及时告知,是怕住户知道了影响不好。
  这个时候,很多艺术家已经在这里安家,而且为自己的工作室投入了数万元的房租和装修费用。于是后来就出现了艺术家们在地上、墙上刷了各种“SOS”求救信号,并围坐在地上反对拆除艺术营,进行保存“北京国际艺术营”百名艺术家签名活动。
  活动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几天后,传出“出于文化建设的考虑,暂时不拆除艺术营”的消息。于是,高又高公司又向艺术营的业主收取了下半年的租金。艺术家继续在这里生活,几个工作室又开始继续装修。然而好景不长,11月15日,朝阳区法院对艺术营执行了强制拆除。

艺术保护和政府规划孰轻孰重
  不可否认,这件事情引起广泛关注缘起于艺术家。艺术建立在非法的基础之上,使得艺术家本身具有了道德冲击力。“(事件主角)如果是官员,大家会拍手称快;如果是老百姓,大家会同情;如果是艺术家,大家会掂量掂量;但如果是福利社,估计就拆不了了。”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主任毛寿龙教授这样说,“但迟早是要拆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那么,保护“艺术”的名义,与政府的规划管理,到底孰轻孰重?在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教授的交谈中,姜教授也谈到,索家村国际艺术营是未经许可的违法建筑,拆除是合法的行政行为。但是依法行政的更高要求就是要看是不是符合法律的目的、原则和精神,而不是符合法律的条文。就这件事情来说,可以考虑罚款、修改和拆除三个方案,尽量选取损失最小的方案。
  政府的公权力具有至上的权威性,拆除违法建筑本不是问题,但处理结果却能反映出政府的管理智慧。中国非常缺少像798、宋庄、索家村这样的艺术阵营。
  “40年代徐悲鸿留法,80年代陈逸飞留美,而现在发达国家的艺术家主动到中国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北京即将成为世界文化之都,这是历史发展规律。巴黎、柏林等很多城市都有这样的艺术家聚居地,但从来没有像北京这么大规模,发展这么快。”包泡说,这才是索家村事件的关键,“中国政府对当代艺术的发展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对艺术的接纳也还需要时间。”
  我们应该从国外的艺术发展模式中借鉴些什么呢?
陈丹青说,我们的国家从综合实力上讲还是不能跟发达国家比,我们需要解决的事情还很多。我们的法已经借鉴过来了,关键是政府把法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不关心艺术可以,但艺术家自己搞起来的东西就最低限度让他生存吧。


记者手记:
索家村让我想起电影《小武》
  
寻找索家村艺术营的路途艰难无比,几乎少有司机知道那个地方。当我们终于在问了十多个司机之后,在一片小餐馆、台球案子和垃圾堆夹杂的中间,七拐八拐找到了这个红墙围起来的院落。
  已经是索家村艺术营被强制拆除的第三天了,院子里冷冷清清,一排排红砖结构的高大平房整齐划一,使艺术营看起来毫无艺术气息。每一排房子靠近外侧的墙上都写着白色的大字标语:“北京的新文化需要更多的艺术创作平台”,“望京、798、索家村中国当代艺术大本营”,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个特殊的年代。
  一个学生模样的青年人正在张贴海报——“索家村,最后的艺术展”,看我们带着相机四处拍照,冲我们喊:“赶紧拍吧,索家村(艺术营)就快没了。”院子靠近南侧的D排单号,凌乱地散落着些砖头和陶器,提醒着几天前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一位油画家在搞最后的行为艺术,在一片废墟里,用画在衣服上的线条表现已经坍塌的屋顶的纹路。
  刚刚被拆除的房子显然是已经装修好的,残存在屋顶的灯具,虽不华丽,也感觉到了主人的用心雕琢。几个工人在里面做最后的清理工作。应该是一个陶艺艺术家的工作室吧,我们猜想,可能一时仓促,竟然还有好多陶罐陶碗放在屋外留作了纪念。
  站在艺术营那个空旷的院子里,我竟然有些无所适从。周末,这个时候,三环路上应该已经堵车堵得一塌糊涂了吧,可这里却安静异常。在艺术营里走了一大圈,感觉有三分之二的人已经搬走了。一帮学生正在雕塑家杨韬的工作室里参观,这里还有一些人气。我们也随意走进去和他们攀谈起来。
  采访结束的时候,天色已经大黑,刚好有一个艺术家回城,他很热情地载我们出去。路边的小摊已经搭了起来,行走着的是衣着很不入时的年轻人,不宽的街道上被人流挤去一半,我们的车就在人潮中扭来扭去。我想起了贾璋珂的电影《小武》。
特约记者 赵倩
 
民主与法制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