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
03版
04版
05版
06版
07版
08版
09版
10版
11版
12版
13版
14版
15版
16版
17版
18版
广 告
19版
20版
21版
22版
广 告
23版
24版
记者/编辑专栏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奔奔族的生存状态

  今天,奔奔族迅速走红网络,取而代之成为现代城市最“时髦”的族群。他们甘当草根、为网络而生,他们玩命工作、痛快享乐,却由于承受巨大压力,不得不提前预支享受生活。他们特立独行张扬自我,却容易在香烟加可乐中得到满足。奔奔族被称为“当前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青春力量”,他们一路号叫奔跑在事业的道路上;同时他们又是中国社会压力最大的族群,身处于房价高、车价高、医疗费用高的“三高时代”,时刻承受着压力,爱自我宣泄表达对现实抗争!

  

  25岁的刘阳,大学毕业后就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每个月3000左右的收入,维持着他不温不火的生活。但是,看着周围的同事、同学买房、买车,为首付和贷款而忙碌,嘴上说自己还年轻的刘阳晚上总是辗转反侧,看着自己兜里的银子,怎么也凑不上这些“大宗商品”,这种无形的压力比上学时的期末考试要真实得多。当无意间看到“奔奔族:中国社会压力最大、最水深火热的族群”的说法时,一向拒绝自己是“80后”的他告诉本报记者:“马上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

  “我从小听大人们说,‘你们赶上了好时候,都在蜜罐里长大,世界最终是你们的’。可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是,从幼儿园就要学画画、学乐器、学珠算……上了小学、中学、大学,每一次我们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跟身边同学都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毕业后,面临着找工作、找房子、找对象,每一项任务都需要高额支付,因为这就是一个高消费的时代。所以,我始终没有一点‘好时候’和‘蜜罐’的感觉。”刘阳几乎一口气对记者说了这么多。

“奔奔族”的兴起

  刘阳所谓的“奔奔族”,是专指“时刻承受着压力,爱自我宣泄,以表达自己对现实抗争”的人群。很显然,“奔奔”是取意于这样一群有着群体特征的人,那种“背负着各种压力,身处于房价高、车价高、医疗费用高的‘三高时代’,一路号叫奔跑在事业的道路上”的癫狂形象的状态。他们的整体群像是:在北京城的地铁和公交里,夏天依然穿西服打领带的是推销员;学着比尔·盖茨穿一身随意T恤的是文员,他们目光呆滞地站着,一旦有位子就倒进去。倒进去没一会儿肿厚的眼皮就合上了。

  和“80后”单纯以出生年龄为界限和标准的草率不同,“奔奔族”的命名兼顾到人群的一种共同的生存状态。显然,这个命名是有“预谋”的。“奔奔族”基本上把当下社会中最前卫、最具有活力和开拓精神的一代囊括其中,如果硬要把时间拿出来做一下基准,就是在1975至1985年出生的人,是一群“甘当草根、为网络而生,玩命工作、痛快享乐,却由于承受巨大压力,不得不提前预支享受生活”的人,是“特立独行,张扬自我,又容易在香烟加可乐中得到满足”的人,他们以颠覆此前追求小资情调的“布波族”为破土冒头的前兆。

  比起“80后”命名,“奔奔族”把更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一个群体集合在一起,这样一个群体更具备影响社会的潜在力量,以及潜在的欲望和冲动,他们逐渐走向社会的最前方,却要抵住包括“房价高、车价高、医疗费高”等的社会和生活压力。他们的“聚合”显然比“80后”更有抗争目的力量,更有走到一起表达和发泄不满的欲望……这也是“奔奔族”的命名一经提出,便在网络上迅速“蹿红”的原因。而那张名为《奔奔族(1975-1985年出生的人)——中国社会压力最大、最水深火热的族群》的帖子就是“奔奔族”的命名宣言,当然也可以认为是对“bobo族”生活姿态否定的战斗檄文。

“奔奔族”的心声

  某杂志编辑小欧不能确定自己算不算得上“奔奔族”,他只是“生活自食其力,活在生活底层”。当被问道他是否为网络而生时,他只是说,自己如果离开了网络将无法工作,很难跟人沟通。对于名牌的态度,他坦言道:我属于穿着打扮追求休闲、追求“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他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

  玩命,我为自己“构建文字国度”的理想而奋斗,希望获得高薪和发展空间,而享受,我想我会享受“玩命”时候的愉悦,但现实的享受我不大会;我要面对的压力不少,其实这样的压力只要是活在社会里,做一个“社会人”都会有的——先不说“房价、车价、医疗费”这些我还不准备直面的,但诸如“职场经验、人际关系”等人情世故却是每时每刻都在压迫着我“活着”的神经;我的“财务”混乱,常常青黄不接,狼狈不堪;关于自我张扬,这大概是我们这一代的一个基本特质,我们狂躁不安,却又雄心可鉴或野心勃勃,所以不断进行“命名”,希望有朝一日揭竿而起,能大旗一挥,万众呼应,在一些不满情绪的鼓噪下,把恶搞、整蛊作为“扬名的终极武器”。

  小欧的自述也许道出了“奔奔族”的心声。“奔奔族”的创始人taidou表示:奔奔族对现状不满,他们被房奴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却只能在网上发表文章发泄。面对空前的社会压力,奔奔族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想法空前强烈;因此,奔奔族选择先名后利的成功模式,从超级女声到芙蓉姐姐、从天仙妹妹到后舍男孩,成功模式都是先炒作知名度,然后狂收MONEY。尤其是“奔奔族”善于利用网路的草根优势,靠脱、露、恶搞等迅速成名。针对这些问题,“奔奔族”将根源归结于社会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他们说,虽然人生下来是平等的,且智力、家庭背景、出生地自然资源等差异无法选择,但由于政府没有营造公平的环境,使得权力、贪污等恶性循环充斥在现实中。

不可避免的情绪化

  从文字的组合上来说,“奔奔族”这个生造词语有着形象而立体的质感,或许这正是其抛出后得到当下这个阶层人欢迎的原因之一。它把如今30岁左右人的生活状态用一种劳顿和向上的感觉总结出来。但要说起“奔奔族”真正受欢迎的原因,必须从20—30岁这个年龄段人的精神和生活状态说起。

  40岁往上的人可以用怀旧的知青经历来提炼他们的生活,这个共同的全国性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唤起了那个年代人的记忆。如今看来,这是一种生活或是精神的资本,18岁或是更小年龄的人已经有了“80后”这个青春的概念,尽管这个概念最初只是定义少年作家的年代,但它的推出已经被默认为是18岁以下男女的集体户口。这两支队伍好比两座大山不偏不倚地矗立在“奔奔族”两边,这就使得20—30岁之间的人有一种失去了“根据地”的感觉,没有称谓和集体户口的他们心里渴望一个概念能代替他们说出心声。就在这时,“奔奔族”这个概念诞生了,它以惊人的速度在准中年人中扩散,最终成为他们的集体冠名。

  名正言顺的名字为这个族群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可能。而“奔奔族”的特征更让这个年龄段人心服口服,于是,“奔奔族”有点躁动了,或者说容易被蛊惑了。如果说“奔奔族”的崛起仅仅是因为人们之间的口口相传或是平面媒体与电视传播的推动,我们大可不必如此大惊小怪。问题是,“奔奔族”是依靠网络在根基不牢靠和网络自身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被扭曲和非正常化了。

  在网络这个大的论坛里,绝对的语言自由和道德的无底线加之法律规范的不健全让大多课题显示出急功近利和浅薄。情绪化的特点以及个性化的张扬让“奔奔族”的提炼与总结显得过于浮躁。如此一来,通过网络而“发迹”的“奔奔族”更多地打上了情绪的烙印与消极的色彩。这样,网络当上了“奔奔族”的传播帮凶。这也注定,“奔奔族”在今后的发展与前进中将步履蹒跚。

  其实,社会处在变革当中,出现一些群体或是矛盾都是正常的事,“奔奔族”尽管现在很火很流行,但也只是一种游戏而已,不要以为这个概念的出现能拯救什么,那都是虚构。生活需要我们去创造。如果说我们简单地被“奔奔族”“80后”或是“bobo族”“丁克族”所左右,那只能说,我们被生活主宰了,而没有主宰生活。

不愿长大——重温孩提时光的父辈们

  妈妈正在睡衣派对上狂欢,而爸爸则在进行一场石头剪子布的比赛。这样的场景从前也许只有在荧幕上才能看到,然而现在,它,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作家克里斯·诺克松这样形容那些重温孩提时光的父辈:“这些爱玩的成年人,不愿为了生活的重负而放弃快乐,他们正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21世纪‘长大成人’的含义。”

  在过去,孩子们一旦长大就会把包括玩具在内的代表童年的一切乖乖地收藏起来。而现在,成年人却会购买专门针对那些年龄只有他们一半的孩子们而设计生产的汽车,女性则喜好学生装扮,而且他们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方式也令他们的父辈感觉很不可思议。

  37岁的诺克松说,他是在几年前发觉自己有重返童年倾向的,后来他了解到,周围的许多同龄人都有这种倾向。在这些“重温孩提时光”的成人中,一些玩具成了最走俏的商品,通心粉和奶酪也重新回到了菜单上,而凯谛猫的图案则出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迪斯尼乐园的游客中有半数以上是没带孩子的成年人。

  在美国,18至34岁的人最常看的电视频道并不是CNN或是其他新闻类节目,而是动画频道。而在英国,这些重温少年时光的成年人甚至还拥有了专门的称呼——kidults;在日本,孩童文化正在飞速发展,使得成年人在紧张的工作与未泯的童心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诺克松认为,爱玩的成年人并不是长不大的一代,他们都有自己繁忙的工作,对成人的义务和职责都尽心尽力,但大家的内心深处依然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并给“成人”这个概念赋予了新的含义。他们代表了一种最新的潮流:重温少年时光

夏晴

 
民主与法制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