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
03版
04版
05版
06版
07版
08版
09版
10版
11版
12版
13版
14版
15版
16版
17版
18版
广 告
19版
20版
21版
22版
广 告
23版
24版
记者/编辑专栏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酒精考验”的干部让审计部门蒙羞

  [新闻回顾] 河北省盐山县城网电力改造审计,沧州市审计局委派的审计组连续接受电力部门宴请招待,审计组一名成员猝死在酒店门前。第二天,审计组其他成员和电力局领导踏上了去扬州游玩的旅程。审计署新闻发言人发表声明说:“审计署深感震惊,立即组织专门调查组就该事件展开调查。如属实,将责成地方审计机关严肃处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8月1日《法制日报》、7月29日《中国青年报》)

  

“酒精考验”的干部让审计部门蒙羞

□宇宙

  早在2000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审计署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审计纪律的规定》,提出外出审计“八不准”,其中明确规定,审计人员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安排的就餐和宴请;不准参加被审计单位安排的旅游、娱乐、联欢等活动。如今,被审计单位“几乎天天设宴招待,而且酒宴非常丰盛”,以至于审计人员以身殉“吃”,猝死于酒店门前,事后竟然还与被审计单位的领导结伴“下扬州”游玩——我们倒是要问问这位“领导”,对板上钉钉的“八不准”公然置若罔闻,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呢?

  近年来,审计部门的重要作用日渐显现,不仅有效保护了国家财产,同时还使得贪官污吏在一场场“审计风暴”中露出了狐狸尾巴。审计署和审计长李金华成为坊间的热门话题和舆论焦点,普通老百姓对审计部门寄予了更多的期待。如今,审计人员却成了“饱死鬼”,这无疑让审计部门蒙羞。“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危险的权力”,审计工作同样如此。

  从现实来看,审计人员腐败的机会也很多。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可以说本是“猫鼠关系”,但在河北省盐山县城网电力改造审计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双方共同举杯畅饮,继而又“暧昧”地结伴游玩,这样的审计又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公信力?  

  审计人员的“醉生梦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他们也不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也食“人间烟火”。忽视了对审计权力的制衡,审计人员也必然会“未能免俗”,在“酒精考验”面前败下阵来。记得李金华审计长说过,审计部门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如果“看门狗”蜕变成了一条“癞皮狗”,甚至是反咬主人一口的恶犬,这将是多么可怕。

从审计署不敢点名到“温水煮青蛙”

□邓清波

  李金华掌舵下的国家审计署,曾经刚正不阿,但是近年来披露的许多问题最后都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本身就暴露了审计部门所处的真实环境。如果在强化对部门权力的民主监督和约束方面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整个社会风气和执法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审计部门的刀子再锋利,也会在与世俗的挑战中逐渐被磨钝,甚至越锋利就越容易被磨钝。

  譬如,相比于前几年审计报告的直言不讳,今年李金华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审计报告没有一如既往地罗列政府机关违法、违规的具体事件,一句话——“不点名”。这引起了公众的强烈质疑,令人们担忧审计署是否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敢于直言,也令人担忧审计工作是否受到了过大压力。

  曾经因为敢于揭露真相、直面腐败而博得好评如潮的审计工作,是不是会被“温水煮青蛙”,逐渐地被腐败侵蚀攻陷而“闷死”?或者逐渐变得软弱无力、无足轻重、失去公信力?

  要防止审计工作遭遇“闷死”的命运,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就不能停止。例如,有人早就提出尽快为审计署升格的观点——“改革现行行政型模式为立法型模式的审计体制,设立与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相平行的审计院(即一府三院制)。审计院直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外也有经验可供参考,如我国的近邻印度,早就在宪法中规定了总审计署的职能,并于1971年制定了《总审计长法》,赋予审计工作广泛而独立的权力。印度总审计署在国家经济生活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代表议会立法机关,监督和确保行政部门收支严格按照法律行事;另一方面代表联邦政府,确保地方政府在政府开支中“有法必依”;总审计长本身也受到依法监督约束,议会可以依法将其罢免。所有这些观点和做法,虽然存在不同意见,但是,对于我国审计工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应该有借鉴意义。改革应尽快取得突破,防止目前备受百姓赞誉的审计工作也在腐败和潜规则的侵蚀下陷落。

 

 
民主与法制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