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首页 | 重点 | 时政 | 调查 | 深度 | 焦点 | 直击 | 寰宇 | 天下 | 拍案 | 民生 | 维权 | 专题 | 环球 | 经济 | 一周 | 组织机构
舆情 | 观察 | 前沿 | 广角 | 专政 | 时评 | 人物 | 事件 | 彩宇 | 时尚 | 书虫 | 生活 | 人生 | 文华 | 旧闻 | 方志 | 欢迎投稿
梅兰芳和孟小冬的不了情
□邓宾善
发布日期:2007-6-4   查看次数:558 【字号 】【打印】【关闭

    由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即将开拍,媒体报道称其中孟小冬一角将由章子怡出演。抛开电影本身,上世纪20年代,梅兰芳和孟小冬之间那段短暂的婚恋,重又引起人们的关注。梅兰芳和孟小冬,一个是“易牟而钗”的“伶界大王”,一个则是“女扮男装的头号坤伶”,梅、孟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梅兰芳的人生走向,甚至可以说就此改变了梅兰芳一生的命运。

梅、孟因义演生情
  
    1926年,梅兰芳的感情生活出现了一段插曲,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梅孟之恋。”

    在这之前,梅兰芳已有了两房妻室,王明华和福芝芳。

    孟小冬比梅兰芳小13岁,祖父孟七是与谭鑫培同时代的著名文武老生兼武净演员,后从北方迁至上海。父亲孟鸿群工文武老生。孟小冬1907年生于上海,受家庭熏陶,自幼喜欢唱戏。9岁时从舅父仇月祥学孙(菊仙)派老生。12岁时,在无锡新世界屋顶花园演出,“挑帘”唱压轴戏《捉放曹》,三天炮戏后,无锡被震惊了。1925年,她18岁时到北京定居,向名琴师陈彦衡学谭派唱腔,并拜余派名教师陈秀华为师,专演余派老生戏。那时北京梨园界的规矩甚严,男女分演,坤伶只能在“城南游艺园”演出。孟小冬在城南游艺园及新明大戏院、北京前门的三庆园等各坤班演出。孟小冬献艺不久,又在北京声名大噪,成为城南游艺园京剧团的台柱。孟小冬这个不到20岁的女老生,已在名角如林、戏班众多的北京唱大轴头牌了。

    1925年,北京第一舞台有一场盛大的义演,孟小冬破例作为“坤伶老生”被邀演出。大轴是梅兰芳、杨小楼的《霸王别姬》,倒二是余叔岩、尚小云的《打渔杀家》,倒三就是孟小冬和裘桂仙演的《上天台》,连马连良、荀慧生等名角的戏都排在前面。这场义演对孟小冬来说意义重大。从此,孟小冬在京城声名鹊起,以后的营业戏几乎与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相持平。在接着的一次堂会戏上,她与梅兰芳合演《四郎探母》,她唱老生而梅扮铁镜公主,人们就说,他俩是“阴阳颠倒”,旗鼓相当,大为成功。以后梅兰芳唱堂会,如有《四郎探母》,总邀孟小冬合演。孟小冬是位极有个性的奇女子,平时爱穿男装,头发剪得很短,长了一张男人似的漂亮脸蛋,她与梅兰芳因义演而生情,双双坠人爱河。

    1926年8月28日的《北洋画报》上有署名“傲翁”的文章说:“小冬听从记者意见,决定嫁人,新郎不是阔佬,也不是督军省长之类,而是大名鼎鼎的梅兰芳。”当天的《北洋画报》上还刊发了梅、孟各一张照片,照片下的文字介绍分别是“将娶孟小冬之梅兰芳”、“将嫁梅兰芳之孟小冬”,那一年孟小冬19岁。这可能是媒体最早对梅、孟恋情的肯定报道。次年2月,梅、孟相偕从上海返回北京,筑外室于东城内务府街的一条胡同内,梅、孟关系似乎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意外情变
  
    梅、孟之恋因两人在世人眼中特别般配而为人所艳羡,但如花美眷终未能长久。婚后不到一年,两人的关系即时疏时密,时好时坏。1928年11月下旬,梅兰芳背着福芝芳带孟小冬赴广州、香港演出。1929年春,《北洋画报》还有他俩相伴从上海回北平的消息,称“孟小冬业已随梅兰芳倦游返平,有公然呼为梅孟夫人者,适梅之讯,从此证实”。梅、孟关系,首次正式对外公开。之后,梅、孟又维持了一段貌合神离的关系,直到正式分手。

    梅、孟分手的原因众说纷纭,大都为猜测,有些说法迹近于小说家言。导致梅、孟分手的原因,较为可信的大致有以下说法:

    一是小冬吊孝受窘。据曾与梅兰芳、周信芳等人交谊甚厚的吴性栽(笔名槛外人)说:“当时梅兰芳跟孟小冬恋爱上了,许多人都认为非常理想。但梅太太福芝芳不同意,跟梅共事的朋友们亦不同意。后来梅兰芳的祖太太去世,孟小冬要回来戴孝,结果没办到,小冬觉得非常丢脸,从此不愿再见梅。有一天夜里,正下大雨,梅兰芳赶到小冬家,小冬竟不肯开门,梅兰芳在雨中站了一夜,最后怅然离去,所以梅、孟二人断绝来往,主动在孟。”

    二是梅兰芳京城血案受惊。就在梅、孟结婚不久,发生了一桩震惊整个京城的“血案”,梅兰芳差点为此丢了性命。孟小冬扮相俊美,台风潇洒,不知倾倒了多少戏迷。纨绔子弟王惟琛就是其中—个。王惟琛一直单恋孟小冬,见孟适梅,欲找梅理论。一天中午,梅兰芳正和“梅党”冯耿光等几个朋友在家吃午饭,王惟琛持枪闯入梅府,将代梅出来接待的北平《大陆晚报》经理张汉举打死,自己也被军警击毙,人头被悬挂在大棚栏附近的一根电线木杆上。另一种说法却是绑票案。说是1927年9月14日下午两点多,有位20岁左右名叫李志刚的青年,在冯(耿光)宅绑架张汉举向梅索借5万元,后张汉举被打死,李自己也被军警打死。究竟是由“枪匪绑票”,还是因为妒杀引起血案,当年就莫衷一是,今天旧事重谈,其真相更难究明了。但不管怎样,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梅夫人福芝芳终于有了理由:“大爷(指梅)的命要紧。”舆论很快也站到了她的一边。梅兰芳深受惊吓,一度避居上海,梅、孟关系由此逐渐疏淡。

    三是另有第三者介入。梅在1929年末到1930年访美期间,听说孟小冬身边另有感情介入。梅兰芳对孟小冬并未明媒正娶,孟对梅不负有婚姻意义上的责任,这段婚姻遂告终结。

    上述三种情况或皆有之,但究竟哪一种情况是造成梅、孟分手的直接原因,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清楚了。1931年夏秋之交,孟小冬在上海聘请了郑毓秀律师当法律顾问,又由上海闻人杜月笙等出面调停,梅兰芳付给孟小冬4万元赡养费,双方才宣告分离。

劳燕分飞,各奔东西

    梅、孟分手后,从此劳燕分飞,各奔东西。上世纪30年代初,梅兰芳举家南迁,这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八?一三”事变后,北平形势吃紧,但王惟琛凶案和二人情感的最终破裂,也不无关系。梅兰芳南迁后,历经访美访苏、远避香港和蛰居上海等时期,直至解放初才回到新中国首都北京,由此开始了他人生的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而孟小冬的人生路途更是因此出现了根本性的大转折,她以后的大半辈子,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时期:

    复出艺坛时期。孟小冬与梅兰芳分手后,一度息影舞台,寓居天津朋友家,茹斋念佛,并在某寺院受戒,出入于居士林,大有看破红尘之势。1933年复出,孟小冬自己组班在京、津演出,此时她已向余叔岩的辅弼鲍吉祥学余派戏,以《捉放曹》、《乌盆记》等轰动津门。后她由余叔岩的好友杨梧山介绍认识了余叔岩,后又拜言菊朋为师。言菊朋经常在给孟小冬说戏之余志奖余叔岩,鼓励孟小冬向余叔岩问艺。

    拜余学艺时期。虽然在长达六七年中,孟小冬拜余一直不能如愿,但她一直没有放弃这个念头。机会终于来临,1938年,著名京剧演员李桂春携子李少春北上,托窦公颖等朋友说情,恳请余叔岩收李少春为徒。余欣然应允,1938年10月19日,借座泰丰楼举行拜师仪式。在宴席上许多贺客都为孟小冬抱不平,七嘴八舌抱怨余叔岩说,孟小冬对你毕恭毕敬,亦步亦趋,嗓音条件又比李少春好,为什么李少春一说你就收了,而孟小冬却久久不能如愿,莫非你重男轻女?余叔岩回答,小冬曾是兰芳之妻,后又离异,在这种复杂的关系面前,我收小冬为徒,或有介入矛盾之嫌。梅、余曾是好友,多次同台演出,但由于旁人的挑拨,已多年不交谈了。在1930年的一次义演上,梅、余合作演出《打渔杀家》,那是他们最后一次合作。因此,余叔岩有此顾虑,也不无道理。但这时马上有人说:“那好办,请兰芳出来说句话,保证不吃醋、不干涉,行吗?”此刻满座哄笑,余叔岩连连摆手,说道:“慢来慢来,男教师收女徒,教学练功时难免搀手扶肩,诸多不便,人言可畏啊!”这时杨梧山插话说:“原来你不是重男轻女,而是生怕男女授受不亲啊!那好办,你的二位女公子不是都喜欢戏吗?小冬学戏时,请慧文、慧清(余叔岩女儿名)陪学,如此这般,外人能说什么呢?”大家都说:是个好主意,余叔岩一时语塞。于是,第二天也是请窦公颖等人介绍,余叔岩正式收孟小冬为徒。

    感恩从杜时期。说到孟小冬与杜月笙的关系,也是由来已久。杜月笙是上海“大亨”,平时爱看京戏,也称得上是个戏迷。1921年,杜月笙33岁,娶坤角老生姚玉兰为妻。姚玉兰与孟小冬是师姐妹,私交甚笃。1930年由杜月笙出面调停梅、孟仳离一案。1936年孟小冬去上海作短期演出,就居住在姚玉兰在辣斐坊(今复兴东路复兴坊)的住处。孟小冬在北平拜余后,上海已成“孤岛”,杜月笙偕姚玉兰住在香港。1939年,孟小冬到沪演出后,转去香港探望过杜月笙、姚玉兰,在港住了一个月左右。抗战胜利后,杜月笙重返上海,与姚玉兰住在迈尔西爱路(今茂名南路)18层楼的高级公寓中,其后孟小冬两次来上海,均借住在此。有一次,孟小冬还和姚玉兰一起去南京西路成都路口的“高士满”听了小彩舞的京韵大鼓。

    1947年8月,孟小冬接到杜月笙的亲信、祝寿义演的“戏提调”金廷荪带来的姚玉兰的亲笔手笺,邀她参加义演。感于杜对她的多次关照,她便先于其他被邀名伶来到上海。对孟小冬的到来,杜月笙十分高兴。

孟小冬成为杜月笙的五姨太

    杜月笙对孟小冬心仪已久,祝寿义演一别,杜月笙更是万分难舍,萦念伊人。1949年初,平津战役爆发,解放军势如破竹地向平津推进。杜月笙担忧孟小冬在北平的安危,他要姚玉兰以姐妹之情马上去信,劝孟小冬迅即来上海。那时,北平几成围城,人心惶惶,谣言纷传,孟小冬孑然一身,六神无主。接信后,孟小冬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便匆匆打点行李离开北平,因当时交通已阻隔,杜月笙特派专机去接。杜月笙要她安心留在上海,把杜公馆当作自己的家,不必拘谨,等有合适的机会,一定让她再度登台,这使孟小冬感受到了有生以来少有的温暖和恩情。姚玉兰也劝说道:“小冬,你留下来吧,这么大年纪,还只身漂流,什么时候为止呢?”孟小冬于是决心留下来成为杜家的一员,与姚玉兰一起侍奉杜月笙。

    1949年5月初,杜月笙全家匆匆离沪去香港,住坚尼地台18号,公馆内外事务由姚玉兰主持,孟小冬则尽力为杜侍疾。1950年间,杜月笙一家有过移居法国的打算,在计算一共需要多少护照的时候,孟小冬当众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是个丫头呢,还算女朋友呀?”因这一句话,杜月笙决意与孟小冬举行婚礼。64岁的新郎和43岁的新娘,在香港杜公馆补行了婚礼,孟小冬成了杜月笙的第五位太太。

    一年以后的8月16日,杜月笙病逝,遗体由姚玉兰奉枢去台北。孟小冬留在香港,深居简出。1967年秋天,孟小冬移居台北,台湾京剧界姜竹华等得到她的指教,余派艺术得以在台湾流传。1977年5月26日深夜,一代名伶孟小冬以肺气肿与并发症去世。

余情绵绵

    虽然梅、孟分手后,仿佛缘分已尽,各不相关,实则无论梅兰芳,还是孟小冬,对旧日恋情,无不中心藏之,何尝半日相忘!

    从孟小冬来说,与梅分开,原是一时负气。在与梅分手后的各个时期,她看似心如古镜,波澜不惊,但心中积郁的依然是挥之不去的思梅情结。孟小冬在港期间,有些港台朋友去看望她时,发现孟寓内供奉着两台灵位。第一台供奉的是余叔岩,孟小冬视师如父,故诚心为余设一灵台。第二台灵位供奉的是梅兰芳,由此可见梅兰芳在孟心中的地位。虽然她于1950年与杜月笙拜堂成了夫妻,但仍不忘与梅兰芳旧日的情分。此举示人以她真实的内心世界,世人将会作何感想,她也在所不计了。

    至于梅兰芳,与孟小冬了断感情后,表面上看也是从此绝口不再提及孟小冬,但在他心中,却总有一块深藏不露的绿地,保存着孟小冬的倩影。1947年杜寿义演,梅兰芳虽未去剧场看孟小冬演出,但在家听了两天电台转播。据说上世纪50年代,梅兰芳路过香港时,还秘密与孟小冬会了一面。这件事是许多敬梅的人多所讳言的,但从梅兰芳的为人来看,他勇敢地谋求在港岛与孟小冬再晤一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香港一晤,为“梅孟恋”画上了一个凄美的句号。(据《档案春秋》)


《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06-04 B07版 旧闻)
【我来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  名:
内  容: 字数0
 
评论须知:
1.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不得发布、传播危害国家安全、泄漏国家机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论和信息;
3.不得发布、传播具有损害国家荣誉、利益的文字、信息及链接,不得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和宣扬迷信;
4.不得发布、传播有损社会公共道德和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言论和信息;
5.不得发布、传播具有侵犯他人版权或著作权的言论和信息;
6.严禁使用任何肆意侮辱或毁谤他人人格的语言,禁绝一切恶意漫骂和人身攻击的言论;
7.严禁发布、传播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言论和信息;
8.不得使用或通过《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从事非法商业行为及活动(如发布广告);
9.《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删除违反以上条例的评论;
10.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站的立场。
 文章推荐
· 探访浙江横店“合欢谷”
· 8200万公积金毁于滥用职权
· 检察院揭开“零资产”改制黑幕
· 资兴公务改革三年回眸
· 一个死缓犯人的重生之旅
· 副局长醉死沟底起讼争
· 广东原副省长刘维明落马前后
· 公安副局长当上警示教育片主角
· 民航运输学院百名学生退学谜局
· 农妇为何六折贱卖判决书
· 十年护黑 副厅长甘受重罚
· 山西稷山三干部因文获罪
 热门文章
· 政府以公共名义“与民争利”
· “法学博士”涉嫌诈骗1000万
· 摸女人胸部被罚3.2万美元
· 少女杀人分尸案震惊杭州
· 妓女冒充警察抢劫巧遇卧底警察
· 中原油田“嫖宿门”风波
· 女播音员之死案二审法院应谨慎考虑
· 重审“沈阳嫖娼疑案”
· “性交易”使张钰身价过百万
· 罪悬司法会计审计鉴定书
· 金融巨蠹刘金宝
· 江西涉黑第一案内幕
 近期报刊
· 2007-07-09 第27期
· 2007-07-02 第26期
· 2007-06-25 第25期
· 2007-06-18 第24期
· 2007-06-11 第23期
· 2007-06-04 第22期
· 2007-05-28 第21期
· 2007-05-21 第20期
· 2007-05-14 第19期
· 2007-05-07 第18期
· 2007-04-30 第17期
· 2007-04-23 第16期
· 2007-04-16 第15期
· 2007-04-09 第14期
· 2007-04-02 第13期
· 2007-03-26 第12期

关于报社 | 欢迎投稿 | 新闻热线 | 广告业务 | 发行工作 | 组织机构 | 报社邮箱 | 法律条文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6-2007 © mzyfz-news.com.cn  mzyfzsb.com  民主与法制时报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7784号